不過,嫉妒不嫉妒,他們還是嚴格的執行紅軍的紀律。
廖占東老先生在當地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地主,平時最奢侈的時候,不過喝一碗雞蛋茶。在華興公司的餐廳裏吃過幾頓早餐之後,對周垣的浪費,大為生氣,“早上居然要每個戰士都吃一個雞蛋,喝一杯牛奶,吃烤麵包,還有什麼漢堡和培根,香腸,太不會過日子了。”不過生氣歸生氣,老先生還是經常的從華興公司的超市裏麵,買一些廉價的食物回去,包括圓圓的烤薄餅、無論用什麼辦法都難以融化的黃油、像膠一樣粘稠的番茄醬,肉香撲鼻的火腿腸。這些東西,除了他自己吃之外,還用來哄哄小孫子,以至於他的小孫子後來隻吃華興公司的產品。老先生經常感慨,“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紅軍遊擊隊參謀長張德奎後來回憶道,“華興公司的戰時物資供應量,遠遠超出了我的認知範圍,就如同一個乞丐瞎想皇帝怎麼過日子。華興公司的每一名官兵,都配備幾套卡其布軍服和呢料軍服、還有戰鬥靴;此外,他們還有工作服、夾克、軍大衣、鴨絨睡袋、皮靴、雨衣、單兵帳篷、防彈背心等等。我估算了一下,一名華興公司士兵的裝備,比我們一個排的戰士花費還要多,甚至比一個連還要多。”
“最後在我的軟磨硬泡之下,周垣同誌送給我和司令員幾套軍服。穿在身上,那氣勢真的不一樣,一下子提升了好幾個檔次。尤其是那一件小牛皮夾克,我一下子穿了20多年。”
“除了服裝裝備之外,我印象更深的是花樣翻新的各種罐頭。華興公司的午餐肉罐頭,往往配合著其他菜一起炒製。煎炒烹炸,都離不開午餐肉。午餐肉炒土豆片,午餐肉燉幹菜,午餐肉炒青菜,幾乎頓頓都離不開午餐肉。我聽一個華興公司的士兵評論說,“廚師們會在早餐時煎午餐肉,正餐是烤午餐肉,晚餐則把它放在米糕裏,第二天早上是午餐肉餡餅。天知道我們董事長從哪兒得到這麼多午餐肉,……燉午餐肉,午餐肉派,還有午餐肉塗油脂!”
但是,所有的紅軍官兵、當地居民以及在西安的東北軍、西北軍以及老蔣的中央軍,一提到午餐肉都會讚不絕口,“吃午餐肉是我在那個艱難歲月的一種美好的享受與回憶,我長大後,它一直是我的最愛。”
胡宗南在他的回憶錄中寫到,“其實,除了午餐肉之外,華興公司還有其他的罐頭食品,而且門類繁多。我記得在他們提供給中央軍第一師的罐頭當中,就有六大類罐頭,除了排在首位的午餐肉罐頭,還有雞肉罐頭,鱈魚罐頭,蘋果罐頭,雪菜罐頭,和北方難得一見的菠蘿罐頭。”
柴宗孔的老領導、紅軍中央聯絡員孫作賓奉上級命令與紅二方麵軍進行聯絡的時候,路過華興堡,周垣給予了熱情的接待。臨走的時候,周垣贈送孫作賓小隊十匹頓河馬,十支嶄新的水連珠步槍,十套野營裝備,外加上一批單兵口糧c型食品。
華興公司的野戰食品種類超過30個種類,c型食品這種單兵作戰食品是最常見的,有12種套餐共戰士們選擇。除此之外,還有提供海島作戰,叢林作戰,山地作戰,沙漠作戰的特種食品,主要配給連隊或者小分隊一級。
孫作賓執意推辭,“周垣同誌,水連珠步槍、軍馬我留下,食品就算了。|”
周垣握住孫作賓的手,“老孫同誌,這就見外了。現在處於非常時期,野外就餐很不方便,c戰鬥口糧就是專門為沒有餐廳的實戰條件下的部隊準備的,不但方便與單兵攜帶,而且可以滿足三餐營養。”
孫作賓還是堅持不要,“我們有饅頭吃,有一口水喝,就足夠了。”
晏政委見狀,在一旁勸道,“老孫同誌,你就收下吧,這是周垣同誌和華興公司的同誌們的一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