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哥薩克領導人紛紛支持赫梅利尼茨基的建國行動,大批的哥薩克騎兵紛紛聚集在赫梅利尼茨基的周圍,烏克蘭獨立軍成立。
在華夏帝國軍官團的訓練之下,烏克蘭獨立軍很快成長成為一支敢打硬仗的部隊。華夏帝國政府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以及歐亞大陸橋和若幹條公路,給烏克蘭獨立軍輸送了大批的軍事物資和裝備,用於反抗波蘭帝國的統治。當然,這筆錢最終還是要烏克蘭出的,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周垣之所以培養波蘭的敵人,是因為周垣不願意讓波蘭王國成為歐洲的一個龐然大物,那樣對華夏帝國的戰略利益不利。
還有一點,瓦迪斯瓦夫一直使用瑞典國王的頭銜,雖然他從生到死都未真正統治瑞典,也從未到過這個國家。他試圖重奪瑞典王位,但和他父親齊格蒙特三世?瓦薩一樣,也是毫無結果。但這一點,卻是瑞典女王克裏斯蒂娜以及女王的丈夫、華夏帝國皇帝周垣所無法容忍。
瓦迪斯瓦夫的父親齊格蒙特三世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一世之子。1592年,齊格蒙特三世從父親古斯塔夫一世那裏繼承了瑞典王位。
齊格蒙特三世繼承王位後,曾力圖將他祖父建立的新教國家恢複到以羅馬天主教為國教的狀態,由此被瑞典議會驅趕回波蘭。而齊格蒙特三世的叔叔,卡爾公爵則被餡餅砸到頭上,獲得瑞典攝政王地位。攝政王卡爾隨後與侄子齊格蒙特三世在斯坦格布羅幹了一仗,將侄子擊敗。
齊格蒙特三世灰溜溜的逃回波蘭,繼續當他的波蘭國王,但永遠失去瑞典國王稱號。從此,聲稱擁有瑞典王位的波蘭王室與瑞典國王之間結為世仇。
這樣的家族恩怨便導致了瑞典戰爭和克裏斯蒂娜對齊格蒙特三世的兒子、現任國王瓦迪斯瓦夫四世的厭惡,即使華夏帝國和波蘭在經濟政治方麵有很大的合作關係。
除此之外,周垣還必須讓正在瑞典王國統治下的羅斯人永遠處於臣服狀態,並擊碎他的民族自信心。
為了支持烏克蘭的獨立運動,周垣還派遣老將袁崇煥親自遠赴烏克蘭,作為華夏帝國的軍事專家,協助赫梅利尼茨基。
然而就在此時,發生了一個意外事件。地方王室政府首腦丹尼爾?恰普靈斯基覺察到赫梅利尼茨基的圖謀不軌,向波蘭貴族當局告了密。於是,波蘭權貴亞曆山大?科涅茨波爾斯基立即召集軍隊,準備一舉殲滅以赫梅利尼茨基為首的烏克蘭獨立軍。
不過,亞曆山大?科涅茨波爾斯基還是棋輸一招,赫梅利尼茨基命令上校米哈伊洛?克雷赫夫斯基率領兩個團迅速殲滅科涅茨波爾斯基的軍隊並繳獲大批物資,順便把丹尼爾?恰普靈斯基全家吊死。
隨後,全副武裝的烏克蘭獨立軍在赫梅利尼茨基的率領之下,朝著紮波羅熱哥薩克進發。
1月的烏克蘭,正值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寒冷的的時候。雪花飛舞,寒冷刺骨。
赫梅爾尼茨基親自率領哥薩克軍隊偵察營的戰士,潛入紮波羅熱部落,並很快殺死了受聯邦派遣,把守大門的衛兵。依靠在華夏帝國培訓的雄辯本領與外交才能,赫梅爾尼茨基很快鼓舞起受壓迫的魯塞尼亞人的鬥誌。
1648年4月,起義的消息傳播到整個聯邦。也許是因為他們對這次起義的規模估計不足,
赫梅利尼茨基本身就具有魯塞尼亞血統。
波蘭王國首都華沙,國王瓦迪斯瓦夫四世收到赫梅利尼茨基造反的消息之後,怒不可遏,“這個奸詐不羈,倔強狂妄,野心勃勃,仇內媚外的混世魔王,僅僅因與波蘭貴族的私仇,便策動哥薩克叛亂,其真實目的是為了實現他割據稱王的野心。”
隨後,瓦迪斯瓦夫四世向波蘭議會提議,“派兵鎮壓膽大妄為的卑賤的哥薩克人赫梅利尼茨基。”但波蘭議會明顯的對這次武裝起義考慮不足,因此國王提議卻遭到波蘭議會的否決。正是這一決定,給赫梅利尼茨基領導下的烏克蘭人民崛起的機會,最終導致波蘭的衰落和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