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師傅。謝謝你善意的提醒。”索尼望著前方的林蔭大道以及路兩旁的花木,“如果不介意的話,我能知道你每月收入多少嗎?”
“每月的收入在300華夏幣,折合銀子150兩。”司機說道,“掙得都是辛苦錢,和你們這些有錢人沒法比。”
“這麼多。”索尼吃驚非小,“我記得華夏日報上說過,就是一個普通的中等人家,一年20兩銀子就可以過得很好。”
“這話隻說了一半。另一半沒有說。”
“那是怎麼回事?”
司機拐了一個彎兒,問道,“先生,你應該來自北方吧?”
“你怎麼看的出來?”
“這幾年練就的眼力。”司機說道,“先生有所不知,報紙上所說的普通中等人家,其實並不普通。在帝國境內,有幾種人日子過得最好,幸福指數也最高。其中就有華夏軍的幹部戰士、國有企業的職工、集體農莊集體農場的職工、帝國政府的公務人員、事業單位人員、持有永久留居證的移民。他們享受免費的醫療,免費的義務教育,享有高額的福利。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國家給全包了。這些人隻占到總人口的70%。報紙上所說的就是這部分人。”
“其他的呢?”
“還有一部分大約占10%。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富豪、商人、政客、冒險家以及投資商。他們雖然有錢,過著錦衣玉食、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他們因為不是帝國的公民,沒有參政議政權。行為也受到限製。”
索尼點點頭,“這些人等於是來華夏帝國的旅遊觀光的遊客。”
“是的。但還有一類人,被排除在體製之外,其中包括拒絕接受改造的地主、老財、商人、邊遠地區的土司,監獄裏的犯人、乞丐、黑幫分子,或者被體製內開除的一批人,還有一批沒有趕上加入體製內的人。總而言之是個大雜燴。”
索尼有些糊塗,“這麼說,帝國的人還分三六九等?”
“那當然。在任何時候,都存在不平等。拿我來說吧.當年金陵城國有公司、廠礦企業招工,我那會兒正好做小生意,就沒有去。後來集體農場和集體農莊招工,我也沒有去,但是我的老婆去了。你猜怎麼著?一年之後,我在想進去,已經是不可能了。除非我是特殊人才。”司機說道,“我的老婆、孩子都享受免費醫療,但是我生病了就自個掏腰包。他們單位逢年過節,柴、米、油、鹽、肉、蛋、奶、各種生活用品和日用品都要發,而我這裏什麼都沒有。”
索尼笑道,“機會擺在你麵前,你卻愣生生的錯過了,還能怨誰?”
“是啊,每每想起來,我都要抽自己的嘴巴子。”司機歎了一口氣,“帝國建設部每年建那麼多的房子,都是給體製內的人的,根本沒有我們的份。”
“那你有沒有想過進入體製內?”
“想有什麼用?想進入體製內,第一是讀大學,隻要能考上公立大學你就可以一步登天。第二次當兵,你立功受獎!或者成為專業士官,或者成為軍官,你的命運就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還有一個就是你對帝國政府作出了貢獻,或者你有特殊的技能。”
“我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守規矩。因為一旦因為各種原因被帝國政府、機關、企業除名,體製內趕出來,那麼他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丟人現眼不說,還可能沒有飯吃。”
“就是這個意思。”
“你不在體製內?是不是沒人管?”
“先生,你想錯了?帝國政府對我們這類人監管的最厲害。我們每天都要向街道或者村委會報到,彙報自己的行蹤。否則就會連累家人。”
“難怪帝國的治安那麼好。”索尼感慨道,“因為你們時時刻刻都被監視著。”
在西郊高檔別墅區前的檢查站,出租車停了下來。
索尼付了車費,向安檢人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