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內政部隊特戰大隊,在當地軍民的協助之下,首先向盤踞在大猶山的劉宗敏匪幫發起總攻。
重型迫擊炮發射黃磷燃燒彈,一舉摧毀劉匪苦心經營的老巢。殲敵3000,俘敵5000多人,繳獲各類兵器一萬多件,各種金銀珠寶價值300多萬華夏幣。
匪首劉宗敏以及幾個重要頭目,被送往贛州,淩遲處死。
行刑當天,贛南的受害者爭相食其肉。
其他的罪行較大的土匪頭目,則全部被釘上十字架,以儆效尤。
經過帝國政府的不懈努力!在半年時間內,贛南閩西的社會環境得到淨化,盜匪絕跡、真正做到了夜不閉戶、野無遊民。“諸賢響應,野無留隱,拭目太平。”
在剿滅贛南匪幫的同時,內務部隊第7師.第16師.第34師、迅速向湘南挺進,進入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的郴州府。
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在這裏交錯、長江水係與珠江水係於此分流。
郴州境內地貌複雜多樣,山多林密、地形複雜。東南麵山係重疊,群山環抱;西部山勢低矮,向北開口,中部為丘、平、崗交錯。
長期盤踞的湘南的土匪惡霸以及明軍殘餘勢力,苟延殘喘,負隅頑抗,妄圖顛覆華夏朝在湘南的各級政府。用武力攻打桂陽縣、宜章縣、永興縣、嘉禾縣、臨武縣、汝城縣、桂東縣、安仁縣等縣城,
慘殺開明紳士、政府官員以及普通百姓、奸淫掠劫,無惡不作。
華夏帝國皇帝周垣、帝國內務部部長賀人龍及時發出剿匪指示,要求帝國內務部隊、地方部隊合力進剿湘南境內的土匪殘餘武裝。
隨即,湘南行署發布《告土匪書》,嚴格執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敦促土匪棄暗投明,改惡從善,重新做人。在強大的政治攻勢和人民政府寬大政策的感召下,匪特紛紛投誠,爭取寬大處理。
永州府,寶慶府和靖州三個軍分區,在整編部分不願西進貴州的大順軍之後,也開始大力度的剿匪。
在汝城、樂昌、資興、桂東、仁化一帶燒殺搶奪的的大土匪、青蓮教匪首李康民,已經陷入了四麵楚歌。
但這個大土匪不甘心他的獨立小王國被毀,指揮8000多名土匪四處出擊,殺人放火,搶劫勒索,來一個最後的瘋狂。
麵對帝國內務部隊的全麵進剿,李匪決定將隊伍分散,他本人帶領500多人逃竄隱蔽在羅霄山脈的八麵山。
內務部進剿部隊在團練、民兵、地方警察部隊的配合下,緊追不舍,發起八麵山圍剿戰。
八麵山是以縱穀脊嶺為主的中山地貌,最高主峰為2043米。高山聳峙,氣勢雄偉,層巒疊嶂,林海蒼茫,以“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而聞名。
帝國政府按照盧象升的建議,對八麵山的匪軍采取囚籠政策,當地鄉紳宗族紛紛移民並村和帶領家人出山。不給土匪留一顆糧食,一粒鹽,湘南行署還組織團練和民兵配合內務部隊進行搜山、圍山、燒山。
土匪們在崇山峻嶺之中,肥的被拖瘦,瘦的被拖死,隻得如喪家之犬。李匪攜帶帶隨從人員東躲西藏,惶惶不可終日。
當地鄉紳偵察到土匪的行蹤後,立即向內務部隊彙報,賀人龍組織山地師的兩個營和一千多名民兵,進行搜山圍殲。
土匪死傷大半。
李康民在手下的掩護下,聞聲逃竄,腿部被擊傷。因為缺醫少藥,傷口感染,兩日後斃命。
其餘的十多名匪徒,最後不得不鑽出深山老林,向帝國內務部隊投降。
華夏軍湘南剿匪行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但是,由於湘南一帶,地形極其複雜,山高林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土匪武裝借助地形,成功地逃入雲貴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