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大進軍之解放雲貴川 二(3 / 3)

周垣說道,“即使困難重重,川藏公路也是你去修的。因為一旦川藏公路修通,將大大促進高原省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改變了高原省長期封閉的狀況,對於國防建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無論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頓了一頓,周垣看向交通部長高應登,“如果川藏公路修通之後,部隊進高原需要多長時間?”

“陛下,如果使用四輪載重馬車,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了。如果使用汽車,隻需數天。”

眾人驚呼。

周垣作出指示,要求帝國軍隊,做好進軍高原的各種準備,“"一麵進軍,一麵修路,川康公路、康藏公路各階段修建工作同時展開。”

康定城內,土司王府

張獻忠在土司女人身上征伐完畢,正在院中休息、吃烤肉,旁邊幾個女奴小心翼翼的伺候著。

李定國在和土司的女兒調笑,結果被潑辣的女孩搞得啼笑皆非。

徐以顯手搖鵝毛扇,走了進來。“見過王爺、小王子。”鵝毛扇是徐以顯的招牌,其人政治野心很大,畢生目標就是輔佐張獻忠得天下,所以常常以諸葛亮自比。

李定國衝徐以顯拱了一下手,並沒有開口。

“老徐請坐。”張獻忠一雙油手抓起烤羊腿遞給徐以顯,“看你滿麵紅光的,又有啥好事兒?”

“王爺,周垣的特使建議我們將那些土酋組織起來,與華夏軍的公路部隊聯合起來,重修茶馬古道。”

“周垣倒是會使喚人,讓我們的戰俘給他當免費勞動力。”張獻忠用小刀切著羊肉,放在嘴裏嚼得噴香,“茶馬古道我倒是就聽人說過幾回,就是內地客商運茶到高原,然後再轉運到南亞次大陸,但具體的情況並不明了,軍師你給我說說咋回事?”

徐以顯把羊腿放在一旁,取出地圖,緩緩展開,對張獻忠說道,“王爺,請看,這茶馬古道分南中北三條,第一條是北麵的陝甘茶馬古道。也是中國內地茶葉西行並換回馬匹的主道。第二條是陝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主要是陝西人開辟。這是最重要的一條,也是我們南下的必經之路;第三條是滇藏茶馬古道。並不適合我們。”

張獻忠在衣服上抹了一下油,拿起放大鏡,仔細的看了看,“軍師,這條細紅線就是我們要拓展的是陝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

“正是。”徐以顯用紅鉛筆小心翼翼的在地圖上畫粗,“按照華夏帝國交通部的設想,我們要從雅安開始修,然後經打箭爐,西至高原喇薩,最後通到受宣政院管轄的布嚕克巴、加德滿都河穀與莫臥爾王朝。這一路全長近8000多裏。”

李定國鬆開土司女孩,笑道,“既然前人開辟了道路,我大西軍直接走就是了,又何必多此一舉?。”

徐以顯苦笑道,“小王子有所不知,這一路上都是,高山峽穀,山高穀深,道路大多依崖壁而建,如古詩雲“棧道依鬆劃,危樓疊石連”。少量的馬幫走尚且不易,更何況我幾十萬大軍?”

“軍師說的不錯,這路必須修的。”張獻忠問道,“既然華夏朝要與我軍聯合修路,他們想必有要設想和計劃?”

徐以顯又取出一疊文件,“這就是他們提交的計劃書。按照華夏軍公路部隊以及華夏高原科考隊提供的地圖,最好的路線是走茶馬古道南線,從康定向南,經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貢至昌都,然後再由昌都通向衛藏地區。”

張獻忠又拿起地圖看了看,問道,“茶馬古道應該不止一條吧?為什麼一定要先修南線?”

“其實,茶馬古道是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徐以顯說道,“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與甘青道三條大道為主線,輔以眾多的支線、附線構成的道路係統。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亞、西亞、中亞和東南亞,遠達歐洲。三條大道中,以川藏道開通最早,運輸量最大。”

“本王明白了。”張獻忠坐了下來,隨後問道,“咱們這次遠征南亞次大陸,與華夏朝廷是互惠互利。既然咱們出人出力,周垣就要出錢出物吧?”

“王爺英明。華夏軍的特使說了,他們可以提供10萬人所需的工具、糧食、帳篷、被服、火藥、大車等物資。除此之外,華夏朝的工程部隊還負責在河流上架設鐵橋,建設兵站和補給站,恢複、開辟驛路、設置驛站、加強驛道建設。”

“周垣倒是舍得出錢。”張獻忠說道,“咱們大西軍比不上他們,隻能以戰養戰。通知部隊下去,繼續加強對土酋的追繳,以獲取必需的糧食和騾馬。那些俘虜不再屠殺,讓他們為咱去修路。”

徐以顯把鵝毛扇又搖了幾下,“惡人都讓咱做了,周垣也算撿了一個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