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崡說道,“大明帝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曆時六年才編纂完成。但是一直沒有刊刻,隻是保留在宮中,不能與廣大的讀書人見麵,著實可惜。”
“明嘉靖三十六年,宮中突然失火,不過幸運的是,永樂大典並未受損。受到驚嚇的嘉靖皇帝,決定“重錄一部,貯之他所,以備不虞。”錢謙益說道,“嘉靖41年,重錄工作開始。此後《大典》便有了兩個版本:永樂正本,嘉靖副本。但是,當今帝國國家圖書館隻有嘉靖副本,正本很可能就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裏。現在整個帝國,隻有一部永樂大典副本。如果不及時印刷,將來一旦損毀,後果不堪設想。對於保護永樂大典是極為不利的。所以,老臣大力支持印刷《永樂大典》。”
吳宗達說道,“《永樂大典》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絕不是幾家企業或部門短時間能完成的,所以,必須依靠國家的力量。”
周垣任命吳忠達為帝國新聞出版署署長,搶救印刷永樂大典,《藝文類聚》、《太平禦覽》、《冊府元龜》。
最先進的照相製版技術和膠印印刷技術被用在印刷領域,很快,一大批的高質量古籍書刊被印製出來。
《永樂大典》成了世界各大圖書館搶手的商品。先後被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巴黎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等知名學府收藏。
“國家的圖書館,如果沒有永樂大典,就會黯然失色。”克裏斯蒂娜說道,“為了促進中瑞文化的交流,我建議陛下向瑞典王國國家圖書館贈送《永樂大典》,《藝文類聚》、《太平禦覽》、《冊府元龜》。”
“親愛的,這會要很多錢的。”周垣苦著臉說道,“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小氣鬼。”克裏斯汀娜小臉一沉,“權當你給我們家的聘禮。”
《永樂大典》項目結束之後,錢謙益提出修西夏史。
從1205年到1227年,蒙古帝國經過22年的征討,消滅了西夏王朝。
按照封建社會的修史慣例,亡國之史,由一統天下後的王朝來編寫,以利於統治者從失敗者的曆史中汲取經驗教訓。
但令人奇怪的是,元朝修了宋史,遼史、金史,從理論上講,唯獨沒有編寫一部內容豐富、史料完備的西夏專史。
沒於元朝的西夏圖籍,在元統治者的授意下,經過元朝史家的精心刪汰,絕大部分成了不傳的秘籍。
“西夏滅亡400多年,西夏文已經成了一種死文字。”吳宗達說道,“重修西夏史談何容易?”
錢謙益說道,“我建議對於西夏王陵進行考古發掘,從而找到相關的書籍。”
周垣擺擺手說道,“發掘西夏王陵的事情以後再說。錢公知道黑水城吧?對黑水城進行考古發掘,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益!”
“我聽說陛下早年起事的時候,經過大漠,身後出現佛光,大夏國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的幻影出現,求陛下為西夏人複仇?”吳宗達說道,“陛下莫不是得到了什麼啟示?”
克裏斯蒂娜非常好奇,央求著周垣將過去事情講了一遍。
眾人聽得入神。
趙崡說道,“蒙古韃子對黨項男女老幼兒童全部斬盡殺絕,殺光、燒光、搶光,滅國、屠種、絕文、毀跡、掩史、斷說,他們不修西夏史,也在意料之中。”
周垣說道,“隻要打開黑水城西佛塔,一切都明了了。”乃下旨命吳宗達組織考古隊,前往黑水城。
經過詳細的準備,一千多人的考古隊伍,浩浩蕩蕩的從南京出發,坐上開往蘭州的列車。
黑水城位於黑水下遊北岸的荒漠綠洲之中,三麵臨居延海。
黑水文化是古居延文化的一部分。
考古隊費盡辛苦,來到額納林河東岸荒漠中黑水城。
錢謙益舉起望遠鏡,從遠處眺望黑城,外圍高大的城牆,雖然經曆了200多年的風吹雨打,但依舊保持著舊時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