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奉行拿來主義。”周垣說道,“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帝國雖然高度發達,但在很多方麵還是應該向別的地方學習。比如西洋繪畫和雕塑,就有它的獨到之處。”
“等等。”克裏斯蒂娜捂住了周垣的嘴,“你給我說實話,是不是又從歐洲、非洲、南亞次大陸搶了很多好東西?”
周垣有些不好意思,“用搶多難聽,我們又不是強盜,都是花錢買的。”
“帝國軍隊生產建設兵團,曾經有一個玻璃珠子換取人家的一百畝土地。那還不叫搶?”克裏斯蒂娜絲毫不給周垣留麵子,“不過那些繪畫和雕塑,既然來到中國,也不好再還回去,交給我保管可好?我在雅各斯達爾宮建一個克裏斯蒂娜博物館,專門收藏世界各地的藝術品。”
“沒問題。我的就是你的。”
“切,油嘴滑舌,哄死人不償命。”
最初。為了豐富帝國博物館的收藏,大西洋艦隊遠征歐洲的時候,帝國文化部派遣一批工作人員以商人的名義隨行。
於是,古希臘雕刻、古羅馬雕刻、中世紀雕刻、文藝複興時期雕刻被當地的農民、商人以白菜價賣給帝國文化部的工作人員。其中,希臘雕刻家米隆的作品《擲鐵餅者》大理石雕像特爾梅博物館管理人員偷出之後,用兩千華夏幣的價格完成交易,這相當於他100年的薪水。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被士兵運到港口之後,以兩萬華夏幣的價格賣出。然後士兵們一哄而散,拿著錢去逍遙去也。
在法國,很多建築裝飾有哥特式人像浮雕。當地的流氓無產者發現商機,他們趁著黑夜取下之後,裝上馬車運出城,然後賣給當地的文物販子,之後再運到大西洋艦隊駐地北非丹吉爾。
藝術品從發現到銷售,幾乎形成了一個產業鏈。他們的足跡遍布歐洲各地,不遺餘力地為華夏帝國博物館工作。
隨著規模的發展,西方的文物販子們將目光盯住了遍布歐洲的教堂、修道院、城堡,那裏的壁畫如金子一般吸引著貪婪的目光。
歐洲繪畫之父喬托·迪·邦多納”的代表畫作有《猶大之吻》、《最後審判》和《哀悼基督》,首先出現在華夏帝國國立博物館。
文藝複興時期第一位偉大的畫家馬薩喬的壁畫《卡西亞聖壇三連畫》、《聖母、聖安娜和聖嬰》、《獻金》、《亞當被放逐出伊甸園》、《聖三位一體》、達·芬奇的代表畫作有《基督受洗》、《受胎告知》、《持康乃馨的聖母》、《最後的晚餐》、《紡車邊的聖母》、《蒙娜·麗莎》、被收入到克裏斯蒂娜博物館。
保羅·烏切洛描述《聖羅馬諾之戰》的三件套油畫被帝國藝術大學收藏!
大明紫禁城被改為帝國故宮博物院之後,收藏了羅倫薩畫派藝術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代表《三博士來朝》、《春》、《聖母頌》、《維納斯與馬爾斯》、《維納斯的誕生》、《聖母領報》、《誹謗》、《神秘的基督降生圖》、《帕拉斯和肯陶洛斯》。
歐洲各國之間戰爭、奧斯曼帝國的血腥統治,讓很多文物、文獻、圖書麵臨被毀的危險。
華夏帝國文化部,華夏帝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決定對歐洲、亞洲的文化采取保護措施。
為此,周垣讓帝國財政部撥下巨資,要求文化部、帝國軍隊、文物機構搶救、收購歐洲古代、中世紀初期和中期、文藝複興時期的文化藝術品。
歐洲小公國看到商機,借口無力償還帝國的貸款,將古老的館藏圖書、雕塑、文獻賣給華夏帝國文化部。
在奧斯曼帝國旅行的華夏帝國科學家考古學家,發現尼普爾的一個寺廟廢墟附近發現的許多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文獻。當地酋長用100頭駱駝協助考古學家運到蘇伊士。條件是50把軍刀、100支弓箭還有價值1000華夏幣的藥品。
發現商機的酋長笑眯眯地回去後,立刻組織部落民眾成立一支考古隊,在美索不達米亞肆無忌憚地展開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