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紈絝子弟們怨聲載道,“流寇掘了你家的祖墳,關我們鳥事。”紛紛去地下賭場、夜總會、青樓去消費,你度過他們難捱的時光。飽食終日的他們,甚至還顧憲成的那對著名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刺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傷心。”
朱由檢下令處置紈絝子弟,命人將他們抓入大牢。
覺得還是不解恨,下令撤去兵部尚書的職,卷鋪蓋卷兒回家。同時派遣太監去抓埔鳳陽巡撫和巡按禦史,“就地正法,不必遣送回京師。”
不想太監還沒有到鳳陽,就接到一個不好的消息,“鳳陽巡撫和巡按禦史都已經跑路。”具體去哪裏?隻有天知道。
大西軍在鳳陽燒殺搶掠的同時,闖王高迎祥的大順軍把廬州府翻了個底朝天,地主富戶被屠戮殆盡。
等大順軍從廬州府撤走之後,當地的老百姓發現,天高三尺。
大順軍頭領田見秀、劉芳亮、吳汝義、袁宗第、劉體純、張鼐、黨守素、藺養成、王進才、牛萬才等要求高迎祥,“王爺,咱們是不是也去鳳陽撈一把?”
高迎祥想也不想,就一口回絕了,“張獻忠做事不講規則,沒有底線,他會遭到報應的。咱們雖說也是造反,但是不能做天怒人怨的事兒。咱們渡江進入江西之後,也要學一學華夏軍,對於那些正直的官員,即使不能拉攏到咱這邊來,也要善待他們。”
田見秀、劉芳亮等齊聲說道,“我等謹遵王爺教誨。”
高迎祥讓顧君恩把從華夏軍那裏購買來的槍械、軍服、帳篷、子彈、四輪馬車等分發到各個親兵衛隊,“今後部隊所有的繳獲,六成上交總部,四成留給各個部隊。所有的裝備、糧食物資,由總部統一調配。不可擅自行動,違者定殺不饒。”
眾頭領大聲稱是。
黨守素問道,“王爺,為何要舍棄瀘州,匆匆渡江到江南?”
闖王高迎祥說道,“華夏軍已經解放河南,他們的下一步目標必然是宿州,廬州、鳳陽、滁州府、安慶府,咱們已經撈足了好處,還有必要和他們死磕嗎?就是張獻忠那個家夥,估計也會撤退。如果走得遲了,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明朝的那些官員士紳和富戶,會勾結華夏軍報複我們的。”
中都鳳陽城
大西軍的歡宴接近了尾聲。
那些流民、苦哈哈在分享完勝利成果之後,相繼離去。
“快樂的日子總是很短暫。”大西軍軍師徐以顯有些感慨,“如果不是因為鳳陽處於四戰之地,我一定建議王爺再多逗留一些時間。”
但是現在大西軍不得不走了,因為南京兵部已經派出了軍隊,準備渡江北上。
張獻忠本著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原則,命令部隊撤出被他們糟蹋得一片狼藉的鳳陽城。
一聲令下,10萬大軍迅速南下安慶、和州、滁州。
盡管當地官軍、地主團練、鄉勇也做了英勇的抗爭,但是仍然擋不住張獻忠部隊的蝗蟲式的掃蕩。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內,十多個縣城被攻破,30多萬居民被殺。官員地主士紳讀書人幾乎被屠戮一盡。
連續征戰兩個多月來,大西軍搶劫交貨金銀珠寶,價值白銀500多萬輛。騾馬牛8萬多頭,大車5000多輛,糧食不計其數。
張獻忠強征青壯年入伍,大西軍的總兵力發展到15萬。
長江邊上
張獻忠望著滔滔的江水和正往船上搬運軍物資的大西軍士兵,對徐以顯說道,“老徐,咱這一路打下來,繳獲的金銀珠寶折算成華夏幣有多少?“
“回王爺,有500多萬元。”徐以顯取出小冊子,“那些古董字畫都不值錢,我命人收集之後,半送半賣,直接合成20萬華夏幣。”
“盛世收藏,亂世黃金。”張獻忠說道,“這次沒法的事。錢還是照老規矩存入帝國銀行,拿出一百萬華夏幣,買幾條大帆船。咱們到四川大部分是水路,用得著。”
徐以顯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