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戰河南 (3)(3 / 3)

李岩笑道,“你們湯家也是200年的豪門,世受皇恩,為何也不看好朝廷?”

湯瓊端一杯綠茶奉上,“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大明朝早已經是日暮窮途。苛政勝虎,加上天下大旱,百姓無以為活,紛紛鋌而走險,揭竿而起。東北及北麵,蒙古韃子和滿洲韃子寇邊,東南海盜橫行,雲南有土司造反,而朝廷是黨爭不斷,腐朽不堪,所以說,大明朝滅亡不過是早晚的事兒、”

“沒想到以一介女流,也有如此見識、”李岩摟住妻子的肩膀,“你覺得闖王高迎祥、曹操羅有才如何。”

湯瓊站起身,從自己的梳妝箱裏拿出一份自己做的《華夏日報》剪報,“這些流寇,可謂是梟雄,但是最終都不會成事。最根本的原因是民心不附。被華夏軍和前明朝廷大軍追著打,東躲西藏,流動作戰。這樣做,以唐朝末年的黃巢何等相似,雖然能夠避免了和敵人硬拚,主動靈活,但是,沒有地盤,長期流動作戰,奸淫擄掠、焚燒殘殺,民心盡失。如果勝利了,還有地方存身,一旦失敗,則惶惶如喪家之犬。皇帝陛下之所以容忍他們,就是要讓他們攪亂大明朝的政局。隻要大明朝還存在一天,那些流寇就不會被消滅的。”

李岩讓妻子端坐,給她深施一禮,“今天受教了。不過這話你可不能對外人說。”

“這個我自然曉得輕重利害。”湯瓊抿嘴而笑,“我們夫妻兩個,就別整那些沒用的。你走之後,我想你怎麼辦?我可不願意當深閨怨婦。”

李岩抱住湯瓊,“那我們就一起走,路上也有個照應。”

湯瓊低頭說道,“我現在就要你照應我。”

李岩大喜,當即翻身上馬。

夫妻親熱一回。

雲散雨收之後,湯瓊麵色緋紅問道,“昨天你去見宋知縣了?有沒有像上次那樣碰一鼻子灰?”

李岩撫摸著妻子胸前的豐滿,“沒想到這次他轉了性,以前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如今也開始開倉放糧,開設粥棚。就連要上交的前年賦稅,也被他截留下來,用來賑濟災民。”

湯瓊穿上衣服,“宋縣令是個聰明人,這樣人最會來事兒,你要多學著點。你是個厚道沒用的人,以後有什麼事多和我商議。”

李岩老臉一紅,他自詡學富五車,沒想到在妻子眼裏竟然是這般沒用,“你認為華夏朝皇帝陛下如何?”

湯瓊正色的說道。“我從《華夏日報》裏,就可以看出陛下的虛懷若穀、禮賢下士的作風,有開國之君的風采和氣度。以前明朝的官員,無論是三邊總督楊鶴,還是新任陝西省長洪承疇,甚至包括朱氏皇族陝西秦王、肅王、南陽的唐王,都得到了相應的對待,前明朝的各個名流茅元儀、史可法、孫承宗、孫元化、徐光啟、周延儒、也都得到重用。尤其是前明朝的讀書人,他們以前的功名,得到認可不說,而且在縣鄉一級都得到了公職。至於那些衙門小吏、衙役、監獄獄卒也都真正吃上了公家飯,不再是個卑賤的職業。你說這樣的朝廷,能不得到擁護嗎?”

李岩點頭稱是。

湯瓊繼續說道,“華夏朝實行先軍政治,士兵待遇優厚。華夏朝國有經濟強大,華夏朝的軍隊、國有集體企業的工人、集體農莊的農民,已經形成一個獨立且富有的階層,是華夏朝最大的擁躉者,也是最堅定的支持者。目前的華夏朝,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無處不溫暖,無處不公平。大同世界不過如此。這樣的皇帝,乃是千古明君。”

“你能講出這樣一番話來,實在是讓我刮目相看。”李岩說道,“娶妻如此,夫複何求?”

湯瓊笑道,“這麼說你真的同意我跟你去洛陽?”

“我真的同意。”李岩說道,“不過你要告訴我到底是為什麼?”

“我不能看著那個叫紅娘子的小妖精把你給拐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