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戰河南 (2)(3 / 3)

周垣問道,“老婆孩子不帶了?”

“不帶了,我不能讓他們跟我去受罪。”王紹禹粗聲粗氣的說道,“我聽說那些熱帶母猴子,都不穿褲子。如果有需要的時候,抓過來幹就是。”

“老王算你狠。”周垣哈哈大笑,“你這樣做很明智,到了南洋群島那個地方,隻要心狠一點,手段毒辣一點,就可以站住腳。”

“陛下,我要求多帶一些武器裝備.”王紹禹說道,”“鐮刀斧頭\\刀槍鋼鋸,雨衣藥品,多多益善.”

周垣表示同意。華夏軍收繳了明朝軍隊一大批武器輜重,因為過於陳舊,華夏軍用不著,都分發放給各個集體農莊、農墾生產建設兵團。既然王紹禹也需要,沒有不給的道理。

王紹禹高高興興的離開,李蓉穿著高跟鞋走進周垣的書房,“福王府中金銀珠寶,折合白銀400萬兩,已經全部轉入帝國銀行河南分行。福王府糧食二十萬石,由河南省糧食總局接收,用於以工代賑,開設粥棚。”

周垣朝她渾圓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現在你已經是世界上第一富婆了,還是那麼在乎數字。”

“這不都是為你們周家操勞?我上輩子欠你的。”

明朝京師

“洛陽新破,所在震驚。”

開封告急,河朔危急,各州縣請兵增援的文書奏折,像雪片一樣飛送到開封和京城。

消息傳到北京。朝中群臣,或為之驚駭,或為之幸災樂禍,有的人開始考慮全家集體搬遷到天津、膠州或者是江南。運河上的客輪,已經是人滿為患。由天津開往鬆江的輪船船票,已經賣到三個月後。

崇禎帝氣急敗壞,一連串的摔了十幾個杯子,“曹化淳,傳旨下去,把總兵王紹禹誅滅九族,將河南巡撫李鳳仙以及一幹官員罷官治罪。”

“老奴遵旨。”曹化淳應了一聲,小心翼翼的退出。

聖旨可以照發,但能不能執行就是另外一個問。河南的官員現在都在華夏朝統治區,朝廷的錦衣衛縱然是再牛,也不可能到人家的地盤上去緝拿朝廷欽犯。華夏朝政治保衛局的那些人,可沒有一個是吃素的。

王紹禹聽說此事後,仰天大笑,問候了崇禎家的所有女人,帶著他的親族以及士兵,登上宋級鐵甲艦,直奔南洋群島。揮揮手,不帶走大明朝的一片雲彩。至於京師成立的那個皇帝朱由檢,老王不會再鳥他是誰?

李鳳仙在《華夏日報》上,以華夏朝河南省省長的名義,發表文章,駁斥朱由檢朝廷的腐敗反動,號召大家投奔解放區。並以相應的事實說明,華夏朝河南省省政府以及各府縣官員,帝國軍政大學畢業生占三分二,原明朝官員占1/3。所有的官員,華夏朝根據能力都一視同仁。原河南知府亢孟檜,參正王胤昌及孟津知縣孫挺生、新安知縣王朝山、嵩縣知縣王翼明等官吏,都得到新的任命。”

“既然自己的利益沒有受損,我當然要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

呂維祺的親家王鐸從河南沁陽趕來覲見華夏國皇帝周垣,被任命為帝國文化部副部長,充明史副總裁。

洛陽的解放,李鳳仙的文章,帶來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

河南省懷慶府、衛輝府、彰德府各級官員相繼反正,宣布擁護華夏朝廷。南陽城,唐王朱聿鍵拿著《華夏日報》唉聲歎氣。福王朱常洵被吊死,他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何去何從,實在是難以判斷。走錯一步,很可能就踏入地獄。

“唐王殿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張書堂從外麵匆匆走了進來,“華夏軍第51集團軍已經兵臨城下,南陽知府錢宇、南陽守備趙偉頻繁的調動軍隊,很可能有不軌之舉。”

“你的意思是說?他們會拿拿本王當投名狀?”朱聿鍵菊花一緊。

“確實有這種可能。”

“那你迅速告訴第51集團軍特使,我們願意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