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如滾滾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洪承疇笑道,“做忠臣孝子還是有條件的.至少我不會抱殘守缺,不會逆曆史潮流而動。”
周垣暈倒。我以為我皮厚心黑,現在看來和洪承疇這類人相比,我就是個渣,人家幹什麼都能冠冕堂皇。
洪承疇端起桌上的清茶喝了一口,說道,“周大人。總督楊大人和我如此支持你,也可以說是自己人了。你總得有所表示吧?”
人家都旗幟鮮明的擺明了自己的立場,周垣當然也不能小氣,“除了以前合作項目之外,我願意將馬燈的在陝西的銷售權和中華牌手表在陝西的代理權交給兩位大人。這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馬燈需要煤油。”洪承疇說道。“能否也將煤油的代理權交給我們?”
周垣想也不想,當場就拒絕了。“煤油有華夏石油公司統一銷售,在陝甘寧一帶價格統一。”
廢話,對能源的控製從來都是大事,我怎麼可能拱手交給別人?咱們現在隻是合作關係,還不是一個共同體。
洪承疇猶自不死心。“能不能告訴我你這些煤油從哪裏來的?”
“我們在鎮巴縣打出的油井。”周垣說道。“洪大人,你別忘了我有一個金手指。中華大地上還有很多的油田,你就是知道了,也無從開采。因為這些石油至少都埋藏在幾百尺深的地下,開起來堪何容易?”
數月前,華夏石油局按照周垣的提示,在鎮巴縣大麵積石油地質普查,已發現多處油氣顯示點。其中瀝青點11處、油氣苗1處、油藏點2處。石油勘探隊利用蒸汽機驅動裝探設備,鑽至70米處出現井噴,發現工業油流。
周垣將其命名為鎮巴一號井,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口陸上第一口油井。
一號井日產原油一千多斤,以後還會慢慢增加。雖然相對於後世的油井來說,這點產量少得可憐,但它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鎮巴一號井出油之後,石油職工依靠華夏石油局自己研製的石化設備,生產出汽油、煤油、石蠟、油墨、擦槍油、凡士林、瀝青等產品。
汽油除了軍事上作為製作燃燒瓶,暫時還沒有什麼用,隻能儲備起來。因為汽油機還沒有完全試製成功。
現在消耗量最大的就是煤油。鎮巴一號油井的產量小,隻能可以滿足軍隊和幾座大城市的照明用油需求。
隨著馬燈銷量的一天天增加,煤油的銷售也隨之上去。
這是個源源不斷的財路,華夏軍政委員會自然要控製在自己的手裏。
不但煤油利潤高,其他的石油產品,也可以說都是一本萬利。
比如石蠟,將紙張浸入石蠟後,就可製取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各種蠟紙,是食品、藥品絕佳的包裝紙。
當然,石蠟最主要的用途是製造蠟燭。
相對於動物油脂製成的蠟燭,用固體石蠟製作的蠟燭還更加便宜。蠟燭從此不再是大戶人家的奢侈品。走入尋常百姓家。
對後世的人們來說,蠟燭隻是生活的一個小點綴,比如過個生日什麼的。
但是,在華夏石油局發明石蠟之前,蠟燭是個高大上的東西,普通百姓是沒有資格用的。
據說在中世紀的時候,西方修道院都要養蜜蜂製取蜜蠟蠟燭。天主教認為蜜蠟是處女受胎的象征,所以便把蜜蠟視為純潔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壇上。由此可見,蠟燭的珍貴之處。
在華夏古代。西漢時期南越皇帝趙佗向中央政府進貢的貢品中,除了金銀珠寶、珍禽異獸之外,就有蠟燭。
東晉宰相王導的六世孫,王融就曾經寫道,“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如果如果寫思君如油燈,便了然無趣。
講究攀比的東晉士族,石崇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王愷用飴糖和幹飯刷鍋,石崇以蠟燭當柴薪燒火。
唐朝宰相陳叔達老先生,麵對蠟燭曾經寫道“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這種思念之痛的煎熬,可以說是刻骨銘心。我估計是寫給自己幾十年前的老情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