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尚背後的科技世界(2 / 2)

記者:你能從設計師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是什麼?

範·赫本:我們這代設計師與前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的品牌就是媒介。好的設計師要善於用新技術解決建立品牌認同這個最關切的問題。

記者:你怎麼想到使用3D打印技術去突破高級定製時裝的限製?

範·赫本:時裝和雕塑最大的不同是,時裝需要人穿著並行動起來,才能完成作品本身。3D打印技術有隨時調整材料軟硬度和彈性的優點,啟發了我們去為身體設計一款類似鎧甲一般的“第二層肌膚”,這樣才能符合身體活動時的靈活性需要。我使用的材料不過是塑料、皮革、金屬片、橡膠等,在其立體結構特別需要承力的部分,我會更加偏好工業用材,像樹脂玻璃、碳化纖維、帆船索、鯨魚骨等高強度材料。3D打印以及新材料相結合的探索,給時裝界帶來了無縫成衣的諸多可能性。

記者:如何從設計、編程到打印完成這些作品的?

範·赫本:我一直在和建築設計師以及精通3D建模的人合作,得到了美國的建築設計師尼爾立·奧克斯曼的幫助,他是麻省理工學院Mediated Matter Group的帶頭人,是3D打印領域的絕對先鋒。我負責時裝的靈感創意和材料的選擇,奧克斯曼教授的團隊進行建模工作。這些服裝最終的成品則是由Stratasys公司出品的Objet Connex 3D打印機打印而成的,這台打印機支持多種打印材料,並且可以保證高精度。另外,某些獨特複雜的蕾絲狀紋理還必須采用Mammoth光固化技術。

記者:3D打印最吸引你的是哪一點?

範·赫本:3D打印保留了傳統手工編織的複雜和細節,更實現了我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用真正“三維”的方式進行創作,這不像以前,先在三維的環境中構思,把它畫成二維的手稿,再讓它穿在三維的人體上。盡管3D打印機還在尺寸、靈活性上有許多限製,但和我合作的公司正在研發更靈活的3D打印機,去縮短高級定製和成衣之間的溝壑。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身體數據掃描到電腦中,按下按鈕,就可以獲得最貼合自己身體曲線的衣服。另外,3D打印實現了永遠不可能通過手工做到的事,比如真正意義的對稱,3D打印哪怕在最細枝末節的地方也可以做到100%的對稱,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記者:有人說你的衣服更像是雕塑、盔甲,現在的3D打印服裝能在平時穿著嗎?

範·赫本:我在設計中刻意避開“雕塑”概念,而是尋找傳統編織和3D打印的中間地帶。很開心的是,3D打印的衣服已經能夠跟隨身體而運動了,女孩們能穿著它們跳舞。至少,你能把3D打印的衣服扔到洗衣機裏去洗了。你也可以坐在上麵,一點兒也不紮人。3D打印能賦予服裝更加準確的色彩,而無需後來染色,這都是非常大的飛躍。

記者:這之後設計師的工作將遇到哪些變化?

範·赫本:雖然顧客們不一定在家中自己打印衣服,但他們會在網上給設計師下訂單,然後從設計師那裏下載自己的文件。而且他們對設計有一定的“發言權”,可以要求“袖子再長一點,褲管再短一點”。可能現在隻有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才能真正擁有最貼身設計的衣服,而將來每個人都能承受得起。當然,你也可以想象,萬一設計師的文件被黑客截獲了,你的衣服就會滿大街都是了,就像非法下載那樣。也可能你穿著的裙子過了一星期就散開了,因為打印文件的設置出了些問題。

記者:時尚和奢侈之間的關係常常被認為是分裂的,你如何看待?

範·赫本:如果有個水晶球的話,我們正在昏睡醒來的邊緣。最近蘋果公司吸納了來自奢侈品零售巨頭Saint Laurent的首席執行官負責一個“特別項目”,還任命來自Burberry的首席執行官為零售業務主管。越來越多的奢侈品消費者有了蘋果這樣的產品,奢侈和時尚的消費者已經不再處於割裂的狀態,而是合二為一了。如果今天一個時裝品牌把自己定義為同類中“最時尚”的,那它應該和蘋果這個類別的產品進行比較。

記者:你認為3D打印服裝還要多久才能成為真正的主流?

範·赫本: 3D服裝的柔韌度已經不用疑慮,但我們還需要開發更多的材料,關注長時間穿著的質量和服裝的尺寸問題,因為沒有一台3D打印機可以打印出整件衣服。時尚行業是個非常龐大的產業,所有的工廠裏都配備了傳統的編織機,要改變整個行業,需要技術人員掌握3D打印的知識、學會使用3D打印編程和操作3D打印機,我感到技術已經成熟了,但時裝行業還沒有做好準備,因為這場變革的規模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