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技術成為權力?
卷首語
矽穀一直是互聯網技術創新者的聖地,同時也是推動全球互聯網革命的中心,代表性人物更是風靡全球的閃耀之星,擁躉者用各種美譽之詞唱讚歌。在矽穀的顛覆者看來,互聯網技術不僅顛覆IT產業本身,而且不斷地向各個傳統產業高歌猛進,比如零售、汽車、教育等等,現在更向廣泛的社會與文化領域進軍,甚至影響到社會製度,譬如互聯網與社會民主的關係。
當互聯網革命的紅旗插上一個又一個陣地時,也不乏異見的反對者。如互聯網和矽穀最激烈的批判者,“網絡時代的言論逆行者”莫洛佐夫發出技術至死的理論。2011年其出版的第一本書《網絡妄想》(The Net Delusion)中旗幟宣明地反對社交網絡有利於民主的觀點,極力主張科技對專製國家來說是一種完美的工具,能幫助其控製自己的國民。2013他出版新書《想要拯救一切就點這裏:科技解決主義的荒唐事》中,他又進一步闡發了這個觀點
筆者在此不想就莫洛佐夫及觀點進行評論,但他的觀點給我們帶來警示,互聯網技術發展到現在,其產業精英以及其他可以掌控這些技術的人和機構,擁有了越來越強大的技術權力。如果應用不當,技術權力的反作用將越來越背離技術創新的初衷——讓人類生活越來越美好,而走向其反麵,成為控製人們生活的權力工具,成為謀取少部分人與機構利益的權力工具。
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到現在,聚集了越來越多的精英與財富,對其它行業的滲透與社會的影響在加劇,擁有的能量與權力越來越強大。如何應用這種權力、如何監管這種權力,如何對監管者進行監管,將是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以及社會發展麵臨的越來越迫切的問題。最近關於餘額寶的爭論正是這個問題的集中展現。
人類發展的曆史有一根主線,那就是普通民眾一直與權力的擁有者進行各種抗爭與博弈,試圖找到有效的製衡機製。大部分地球人的共識是要把兩種主要的權力——政治權力與資本權力關進籠子裏。當技術權力越來越強大時,是不是也應該關進籠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