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父親請受兒子一拜……”張亦凡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磕了三個響頭:“從今天開始,我張亦凡,就是您的兒子了,您就是我的父親。”說到這裏,眼中竟隱隱有了霧氣,這倒不是他故意做作,而是想起了自己無父無母的孤兒身份,勾起了傷心事。
“好,好,好孩子。”見到張亦凡的樣子,關卿心裏也是感動,一伸手把他扶了起來,開心地仰天大笑:“哈哈,關某終於有了個好兒子,凡兒,這就隨爹去窯房,爹先看看你有幾分‘火性’,再把這淬甲術傳你!”
趙珂笑道:“恭喜關叔收了幹兒子哦,恩,我能不能也去窯房看看啊?”
這窯房的規矩極多,平時是絕不許外人進入的,趙珂雖然和關家很熟,也從沒見識過,今天借著關卿高興,正好開開眼界。
“好,好,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那就一起來吧。”關卿哈哈大笑,握著張亦凡的手,大步走出了客廳。
所謂窯房,指得不是窯依房而建,而是房依窯而建。
建這種窯房,先是立窯,然後在左右、後麵,加建幾層隔火、隔氣的磚牆,最後才在窯前建上房屋,建好後,走進房屋,就看到窯,有點大號壁爐的感覺。
窯房之中,除了堆放成一捆一捆的上好的槎柴、鬆柴,還有一張八仙桌,正對著窯口。這是在燒製瓷器時,供窯主和把樁、望火師傅休息喝茶之用,另外還在窯房內隔出了幾個房間,這是因為一旦開始燒製瓷器,就往往需要幾天時間,這個期間內,窯主和把樁、望火師傅是不會離開窯房的,要在這裏居住。
關卿哈哈笑著,將張亦凡拉到八仙桌旁坐下,趙珂等人,也團團圍坐在桌旁,一個個好奇地看著窯口。
窯口下方上圓,除去上方留做火口的圓弧不算,下麵部分,高足有五米,寬也有近三米樣子,看這樣子,隻要不是太過變態的重型機甲,一般的機甲都能夠整機放進去煆燒。從窯口處望進去,裏麵的麵積恐怕足有近百平方,這樣大號的窯,如果隻是用來燒瓷器,一次燒製個幾百件,估計也是很平常的事。
“凡兒,這就是咱們的窯房了,為了能夠煆燒機甲,窯口比普通的要大了三倍……”說著,關卿又指了指堆在房中的木柴:“就算是到了今天,咱們燒窯,用的還是上好槎木和鬆木,溫度的把握,全靠眼力和經驗,木料提溫慢,恒溫性能好,比起煤炭和新型燃料來,要好用的多。”
“這建窯的磚,都是波浪疊磚,這種磚不但能抗高溫,而且不易變形,恒溫性能十分優秀,走,我帶你到窯裏看看……”
關卿帶著張亦凡走進窯中,用心講述著,什麼是匣位、火口、火眼、煙道、氣道、如果建窯、如何查窯、補窯,這些相關的知識,流水般不停地灌來,看他那架勢,簡直恨不得立刻把張亦凡打造成一位製瓷、用窯的名家,也不管張亦凡能不能消化的了。
講述完後,關卿提了幾個問題,本以為張亦凡能答出三分之一,就算不錯了,想不到張亦凡竟然是對答如流,關卿簡直是大喜過望,窯中不停回蕩著他的笑聲。
“好小子,想不到,你還是個天才。”走出窯洞,回到八仙桌旁,關卿拉著張亦凡的手,簡直舍不得放下:“好,好,我關家總算是後繼有人了。”
張亦凡卻是連連苦笑,自己隻是對淬甲術有興趣,對燒瓷什麼的,可是興致缺缺,幹爹該不會想讓自己繼承關家的製瓷大業吧?這個可是萬萬不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