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忽然停下來,麵麵相覷。
當中一道人鶴發童顏,仙風凜然,乃是王屋山王植真人,失笑道:“諸位,上次聚首,該百年之前吧?我等辛苦修持近百年,多是閉門謝客,不常出山,難道武宗出了個了不得的人物?觀黃葉真人,可測我道脈絡,了不得,實在了不得!墨雲子道友,這些年也隻有你在九州四海奔走,可有耳聞?”
墨方子冷然道:“諸位道友不必在意。此人雖厲害,卻不修元神,或可匹敵我等,但若說可測我道門之法,也是妄言而已。”
諸道都是一笑,再不深究。
這時,又有人道:“聽聞萬先生那裏出了些變故,今次不能來了?”這道人麵色如皂,身闊頭小,居於太白山洞,是張繼蓮真人,與黃葉真人所據終南洞府比鄰。
墨方子淡淡道:“也沒什麼大事,何師侄被一個小道士傷了道基,需溫養些時日,所以不得前來。”
王植問道:“是哪個道人?聚陰凝煞大陣可有妨礙?”
墨方子道:“無妨礙,無妨礙。昨日收到萬先生傳書,說居於九幽的鬼道人,與地府百裏如今都已在人間,諸位盡可放心。”
真虛道:“三百年布置,定我人間氣運,不得不小心。”
太陽漸漸西斜,悶熱的山林中開始有了一絲涼氣。蘇澈體內陰陽二氣轉動不休,采集的精氣元力不留分毫,盡數補神。如此數個時辰,損耗的神念漸漸靈動充盈起來。
蘇澈也曾多次入定,可隻能內視。此刻一道仙靈之氣在群山間往複不休,正是中南黃葉真人引動的九天之氣,這道氣息雖微弱,卻是純淨無比,玄妙無方,在這股仙靈之氣的導引下,小蘇竟將自身接連天地,幾乎到了天地人三才交融的境界。
杳杳渺渺,陰陽交泰,五行自還,若生若滅,仿如混元,一念既存,幻滅無方。
這一切都是在無意識下完成的,或者是那股玄奧難測的仙靈之氣引導而成的,蘇澈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做到的,不過若是能一直這樣下去,那結成金丹還不是水到渠成?想到這裏,小蘇內心深處有了一絲動蕩,差點自此等狀態中脫出。蘇澈趕忙收攝心神,強製自己再次入定,風波不起,古波不驚。
然而蘇澈是注定無法借此機緣結丹。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蘇澈暗歎一聲,張眼瞧去。若不是這腳步聲,蘇澈還沒發現有人也來到這座小山頭上。
隻見一個少年,短衣短褲登山鞋,都是名牌。這人較他足足矮了一頭,背著偌大個書包,滿頭大汗地走上這個小山頭。
這少年見到蘇澈,微微一愣,隨即喜出望外,擺著手高聲叫道:“你好啊,也是來玩兒的?”
小蘇有些不適應這個陌生人的熱情,也不知這人深淺,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站起身,朝東方望去。
這少年抹去了腦門上密密的汗水,忽然嘿嘿一笑,讚道:“黃葉真人飛升羽化可非同凡響,度過天劫後居然能逗留在人間如此之久!這還罷了,天上還有仙光直接打通的登仙路……這等殊榮,好像也就道典中記載的上古那幾位才享受過吧?”
蘇澈心中一驚,小心地問道:“閣下是哪位?”
少年不答反問:“你是蘇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