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尾聲 爭奪黃金定價權(3)(1 / 2)

2001年至2007年,紐約黃金期貨持倉量與金價處於同方向運行,從量能表現情況分析,持倉量越多金價越高。再從交易方式分析,期貨交易比現貨交易更具有靈活性、杠杆性和預期性。

首先,從黃金期貨特點分析,投資黃金期貨隻需繳納5%至10%的保證金便能完成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合約交易。相比現貨買賣可以使投資者節省大量的投資資金,對投資者和投機者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其次,從期貨價格的作用分析,期貨價格是遠期價格,代表的是未來某個時期的黃金價格,對現貨價格具有導向作用,引起投資和投機者關注並對價格趨勢產生“羊群效應”。因此,紐約黃金市場報出的期金價格比倫敦、蘇黎世黃金市場的定價更具有參考價值。

另外,黃金價格、石油價格以美元標價、結算,美元彙率與金價、石油走勢大部分處於負相關,機構投資者正是利用這個特點,通過炒作黃金推升石油價格。石油生產國為規避美元貶值,把石油收入轉換成黃金,又推升黃金價格上升。由此,在期貨市場上黃金、石油被輪番操作,從而使美國機構投資者控製了黃金、石油的定價權。

從黃金期貨交易量看,隨著世界黃金市場的日趨成熟,黃金交易形式由現貨交易轉變為以黃金期貨交易為主。據統計,2010年世界主要黃金市場(紐約市場和倫敦市場)期貨交易量已是現貨交易量的1000倍以上。

目前,世界黃金每年交易量高達近30萬噸,而實金交易量每年僅為4000多噸,僅占其交易總量的1.3%,97%以上是黃金衍生品交易。可見期貨交易已主導了世界黃金市場,期貨價格對世界黃金市場起著導向作用。

以現貨交易為主的倫敦黃金市場,在定價權上明顯不及以期貨交易為主的紐約、芝加哥兩大黃金市場。

目前,我國已形成黃金定價權的基礎條件。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奠定了黃金定價權的經濟基礎。黃金定價權的地位代表著國家的經濟地位,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足夠強大時,這個國家的黃金市場價格必然會影響到其他黃金市場。中國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必然會提升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也會影響黃金市場的價格。

我國龐大的黃金供需形成了市場發展潛能,黃金供給與需求是市場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兩者缺一不可。我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產金國,並且從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黃金產量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四位,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和勘探資金的大量投入,我國黃金礦藏勘查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世界黃金協會指出,中國對黃金的需求量可在未來數年內增加至每年約600噸,將占世界需求量的15%。可見我國在黃金供給與需求方麵占世界黃金市場主要份額。這既是影響黃金價格的要素之一,也是我國爭取國際黃金定價權的主要動力。

我國黃金交易量逐年提升確立了黃金定價權的市場基礎,一個市場的交易量,既反映了該市場交易主體對交易機製、交易規則和交易產品的認可程度,又反映了該市場交易主體對未來黃金價格的預期。市場交易量大,一方麵反映了交易主體對該市場遊戲規則的認同;另一方麵反映了投資者對未來黃金價格的預期,這種預期通過資金流動直接體現在黃金價格的波動以及交易量的變化上。因此,這種交易價格對世界黃金市場具有引導作用,其價格具有市場基礎。如果交易量小,在國際市場上不會有任何影響力。我國黃金市場建立後,黃金交易量每年以36%以上的速度遞增,特別是2007年我國黃金現貨交易量已成為全球場內第一,說明我國黃金市場的容量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也為取得黃金定價權鋪墊了基礎。

爭取國際黃金定價權任重道遠

在上述基礎上,我國應該如何構建黃金定價權?

完善黃金市場機製是實現黃金定價權的重要環節。要取得國際黃金定價權,必須完善黃金市場機製。目前,我國黃金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市場主體經濟實力不強。我們知道,要取得黃金定價權,首先取決於市場參與人數和投資者的經濟實力,市場參與人數眾多、經濟實力強,交易量就大。目前,我國黃金市場應該加速培育和發展若幹有影響的國內金商集團,使它們成為中國黃金市場的主導力量,並逐步發展成為在亞洲地區有影響力的中國金商。同時,還要建立若幹支中國黃金投資基金,把中國黃金業務做大做強,成為中國黃金市場的中堅力量。總之,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力量是取得黃金定價權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