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山東大軍的節節勝利,一統全國,指日可待,這兩人也慢慢放下了心,反正已經上了賊船就算想下也下去不去了,與其現在三心二意倒不如全國統一之後再勸自家老板民主共和吧。
其實在張揚現在的七個師長裏頭基本上有五個都是這般想法,剩下的兩個還是當初清政府清理北洋軍裁撤下來的高級軍官。既然人家當初跟著袁世凱幹,那麼現在跟著張揚幹自然沒什麼大不了的。
總之,裝備精良的山東軍仗著槍多炮多,一路橫推,一步步的壓縮南方軍隊的空間,等到一個月之後成功的攻下湖北和浙江之後,國內大局已定,這個時候隻要是個明眼人就知道如何選擇,一時間山東軍政府門前門庭若市,各種各樣的人才紛紛從廣州總統府轉戰到了山東軍政府門前,看的張揚喜笑顏開。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第六師和第七師也完成了基本的訓練,可堪一戰,蔣方震的第八師和第九師也組建完成,正在籌備第十師和第十一師。而山東這個地方因為一口氣招募了十萬青壯當兵,加上後勤人員總共十五萬青壯早就超出了山東省的承受能力,於是練兵處抽調人員趕赴河南、安徽和江蘇募兵,短時間內招募了十萬名青壯,相信隻要三個月之後張揚手下又會多出八個師的兵力。
隨著戰局的發展,山東軍政府越打越強,廣州總統府越打越弱,等到第二師和第三師成功在廣州會師之後,總統府裏的大小官員和革命老臣又一次跑了個精光,最後在找好的帶領下繳械投降。
如果不出預料的話這一次孫文和黃興兩人肯定又要逃亡日本。對於這個情況張揚早有預料提前就做好了準備,有了趙昊這個內應在裏麵,他們兩個前腳剛剛化妝溜出了總統府,後腳就被秦明月的特戰隊給堵上。
論起革命和政治鬥爭,全國所有人加起來也比不上他們倆,但是要論起戰鬥力兩個人綁在一塊兒也不是秦明月的對手。於是沒有絲毫的意外,孫文和黃興兩人悄無聲息的死在了一條籍籍無名的小巷子之中。
當張揚接到行動成功後的電報之後,不禁鬆了一口氣。雖然他們二人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甚至一度成為他所敬仰的偶像。但是眼下中國有了他的存在,日後定然會富強獨立,他們兩個自然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沒了孫文和黃興,全國各省傳檄而定,張揚僅僅憑借一封書信就策反了雲南都督蔡鍔。一南一北,遙相呼應,短短兩個月就成功穩定了國內大局,那麼接下來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收複外圍省份和加快國內的建設。
像蔡鍔這樣一心為國的人,張揚還是很佩服的,畢竟能夠像他一樣為了國家而放棄權利的人真的不多。別看同盟會一群人整天吵吵嚷嚷叫囂著革命,但是其實都是為了個人的一己私欲罷了。而蔡鍔為了國內大局,僅僅一封電報就舍棄大好基業毅然北上。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蔡鍔的觀念之中軍人的天職就是保家衛國,至於政治就不是軍人應該插手的。對於這樣一個踏實肯幹又不會爭權奪利的人才,張揚那是雙手雙腳歡迎,當即命令他擔任陸軍次長,負責統合全國的軍隊,將各省原軍政府麾下的新軍和剛招募沒多久的民軍一律打散,重新整合編組。
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武力統一的好處,強大的軍事壓力之下,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也沒有任何人膽敢反對,所以統合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而這個時候蔣方震則指揮著三個師的兵力一路北上解放了東三省和外蒙古。
隻是這個時候一直窺覷中國北方領土的沙俄和日本卻突然跳了出來,一個出兵援助了東北的反動勢力,一個接納了滿清皇室準備日後搞風搞雨。
對於這兩個貪得無厭的國家攪風攪雨張揚沒有絲毫的意外,身為中國的鄰居不趁著這個時候過來撈好處那可真是見鬼了。
“別看現在跳的歡,將來遲早拉清單。”張揚看著沙俄和日本領事敲詐勒索的和談條約,滿是不屑。
日本和俄國都沒有從當初的日俄戰爭之中緩過勁來,現在就是個中看不中用的紙老虎,要不然他們絕對不會就這麼一點小動作。既然人家都不怕張揚就更不用擔心,直接又往東北派了七個師,並且命令蔣方震放心大膽幹,經過一番戰鬥果然輕鬆解決。
其實說實話這個時候中國的軍隊裝備水平實在不咋滴,就算吹的多牛逼的北洋六鎮也不是每個師都能有一個炮團,至於其他省份的新軍就更不用說了。
張揚這廝坐擁美國大後方,各種武器裝備來的不要太過輕鬆,唯一需要擔心的不過是士兵的軍餉而已。也正是因為這點才能輕鬆統一全國,要不然說不定還真的跟其他網文一樣發展個四五年才有一點點的實力向外拓展。
“既然統一了全國那麼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政府了。”看著辦公室牆上那副遍地紅旗的大地圖張揚默默的在心裏想到。
組建政府的事情自不用說,身為山東軍政府的都督,一舉掃平全中國,自然是當之無愧的大總統,至於副總統也沒啥好說的,經過公開選舉由趙昊擔任,其他的部門總長全都由當初跟著張揚一塊鬧革命的人擔任。
本來同盟會的宋教仁也想打著民主共和的旗號參與進來,但是張揚這廝對於同盟會十分警惕,當初能夠放他們一碼就已經算的上是法外開恩了,怎麼可能還會讓他們摻和進來。尤其是宋教仁滿腦子的民主思想,根本不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社會行情,要是真的讓他進來肯定要鬧得天下大亂。
雖然短短一年不到就打下了全中國,但是按照封建社會的說法畢竟是從龍功臣,這個時候可不講究什麼論資排輩。當然諸如一些對於人才專業要求比較高的重點部門,張揚還是選擇了一些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前來擔任,要不然就憑他手下一幫子人雖說不至於搞得天下大亂但是要想讓新中國快速崛起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張揚正式登基稱帝,不,應該說就職大總統之後就專門召開了內閣會議,製定了一五計劃,以發展重工業為目標,同時兼顧民主黨派的建立。
一五計劃不用多說,動用國家級別的力量著重辦大事,完全是效仿後世蘇聯和新中國的做法,其具體內容也不過是在新中國的一五計劃上加以刪改,但是總體內容不變。至於施工單位則是一律委托給遠在美國的安布雷拉公司,畢竟人家在內戰給自己幫了這麼大的忙要是一點好處都沒有難免會被人懷疑到底有何居心。
為了這個一五計劃,張揚特意成立了一個戰略發展司,由唐紹儀擔任主管,主持一五計劃的實施。唐紹儀的大名張揚素有耳聞,既有才幹又大公無私而且威望也不錯,把這件重要的事情交給他想來沒有太大的問題。
反正都是自己手下的產業,肥水不流外人田,好處還是讓自己得了算了。
說起來安布雷拉公司雖然建立的時間不長但是發展卻是相當迅速,借著石油礦產起家,涉及冶金、兵工、股市等一係列產業,早已成為身價千億的超級大財閥,間接的掌控了美國的經濟命脈。與此同時中國內戰成了最大的贏家,光是一五計劃就獨自包攬了一半的項目,可以說賺的盆滿缽滿。
至於建立民主黨派的建立則是采用後世美國的做法,一個是由張揚指示建立的****一個是由副總統領頭的建立起來的民主黨。反正這年頭中國還沒有一家黨派建立起來所以名字倒是可以隨便用。
遠在海外的宋教仁聽說此事之後似乎也組建了一個叫做共和黨的,想通過這種方法進入國內搞事,可惜張揚根本不給他機會直接用憲法確立兩黨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