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門前那道坡
人生在世,總不會一帆風順,麵對困難和挫折,是放棄、躲避,還是迎接、麵對,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也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小時候與父親兩次推車的經曆,讓我至今難忘。
我們的小山村坐落在半山腰上,山上山下都種滿了莊稼,每年莊稼收成的時候,坡裏的莊稼要用車子推回家裏,其間要經過兩處陡坡,爬起來都很費力。
有一次,父親推著滿滿一車子玉米爬坡,那是一個坡度約45 度的陡坡,雖然短,但坡度大,爬起來費力氣。父親推車,我拉車。爬到一半時,我感到呼吸急促,雙腿發酸,我回過頭來急切地要求父親停下來休息,父親厲聲說“不行!”他的聲音因氣喘而變得粗濁,而且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當我們一口氣爬上陡坡坐下來歇息時,父親才說:“這麼陡的坡,一旦停下來,不但力氣接不上,控製不好車子也會滑回去。要緊的當兒,是不能停下來的。”
另一次,是推著滿滿一車子剛刨出來的地瓜,爬一個約30 度的斜坡,雖然坡度小,但坡麵長。當爬到一半時,我感到雙腿像灌了鉛,再也無力邁動,我想起父親上次所說的話,不敢停下步子。這時我聽見父親在後麵說:“停下來歇一會兒。”我以為自己聽錯了,回過頭來時,父親已將車子停穩了。“孩子,不歇會兒,你就會累垮的,還有這麼長的一段呢!”
“要緊的時候,是不能停下來的。”“這麼長的一段,不歇會兒就會累垮的……”父親的話雖然樸實,但細細思量,卻飽含著深刻的生活哲理,這是多年以來,在我經曆了一次又一次打擊和失敗後,漸漸悟出的人生哲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必須一氣嗬成,而不能鬆懈怠慢,否則將會錯失良機,前功盡棄。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長勺之戰,強大的齊國之所以敗給了實力薄弱的魯國,是因為在關鍵時刻,齊軍沒有把握好最好的進攻時機而一氣嗬成,致使士氣銳減,再而衰三而竭,最終一敗塗地;美國著名的球員邁克爾·喬丹,在1998年的那場NBA總決賽中,打得何其艱難,但離比賽結束僅有4.5秒的時候,他卻反敗為勝,一舉奪得了冠軍,這樣的結局不是巧合,更不是僥幸,而是因為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固守營盤,信心堅定,決不放棄,憑借毅力和勇氣戰勝了對手。由此可見,關鍵時刻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是多麼重要。
與此相反,我們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如果遇到困難和挫折,有必要停下來進行梳理調整,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和方法,為再次拚搏蘊蓄力量,而不必一味地硬著頭皮去做,如果那樣隻會適得其反,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有可能比想像的更糟。
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準備,終於再次崛起;司馬遷用畢生精力著成了鴻篇巨製《史記》;歌德曆盡六十餘年寫成世界名著《浮士德》;曹雪芹用十餘年時間寫成經典名著《紅樓夢》……所有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探索和實踐,最終才有了這些驚人的成就。如果前人不懂得養精蓄銳、撫養生息,那麼必定會積勞成疾,勞累頓踣,難以完成後麵的事業,也就無法達到事業的頂峰和極致。
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像門前的那道坡,時急時緩,時張時弛,我們要以良好的心態去麵對,以正確的方式去解決,這樣,就會順利到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