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日當中午,梁紅玉終於到了淮安地麵。
一路都是平心靜氣,可看到熟悉的城牆時,她反而急躁起來,恨不得能生有一對翅膀,一下子飛到家中。
梁蒼駕車,她們三人坐在車內,等到了梁府正門的那條大街,梁紅玉跳下車來,跟著馬車步行,勝贏和溶菊也下了車跟在她的身後。
到了家門口,梁蒼停車下馬去敲門。瑞鶴在裏麵問道:“誰呀?是什麼人敲我家大門?”
梁紅玉聽見瑞鶴的問話,早已心酸落淚。梁蒼答道:“是我,我們回來了。”
瑞鶴聽出是梁蒼的聲音,便大聲說道:“哎呀,我沒聽錯吧。”說著話,急急地開門,沒想到四個人出現在她麵前。
看到他們,瑞鶴又驚又喜,趕緊往裏讓,“快進來,快進來,可把你們給盼回來了。”
“瑞鶴姑姑,我母親可好?”
瑞鶴邊笑邊說:“好著呢,好著呢,就盼著你回來呢!”
梁紅玉進門看到母親坐在廳內,便奔過去跪在到她麵前,將頭埋在她雙腿上大哭起來。
她這一哭,惹得所以人都跟著她落淚。
梁紅玉站起身,叩拜母親。夫人說:“孩子,你不要拜我,拜你的瑞鶴姑姑。若不是瑞鶴吃苦受累,悉心照顧,我還不知能不能與你見麵……”
梁紅玉點點頭,轉身就拜瑞鶴。瑞鶴忙扶起她,說道:“使不得,使不得,我受梁家恩惠非淺,早已把夫人當做親人,把這裏當做自己的家了,一家人,說什麼拜謝不拜謝。”
廚房裏瑞鶴正在忙,溶菊和勝贏在幫她。溶菊坐在灶前,手裏往爐灶裏填著柴。勝贏袖子卷著,手裏拿著刀在切菜。瑞鶴一手拿著盤子,一手拿著鍋鏟,正把剛熟的菜盛出來。
廚房裏除了炒菜聲、切菜聲、燒火聲,很安靜,每個人都在專心做自己的事,聽不見有人說話。
沒多大功夫,一盤接一盤的菜盛好放在了灶台之上,香味撲鼻。
夫人帶梁紅玉來到佛堂,取水淨手,拈香下拜,“今日得母女團圓,謝菩薩保佑!”梁紅玉跟著拜了拜。
餐廳擺好了桌椅,擺好了筷子,擺好了一盤盤的菜。
瑞鶴請來了夫人和小姐。夫人看看大家說:“經此大難,能重新回到家裏實在是不容易,今天這頓團圓飯大家一起吃。”說著就讓大家坐下。
幾個人剛想開口說話,梁紅玉說:“我們就是一家人,從此以後不分彼此,沒有尊卑。”
這頓飯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香甜,那香甜的美味直衝喉嚨,一直甜到了心裏。
夜裏,梁紅玉和母親住在一起。夫人便問梁紅玉在外的事情。梁紅玉便將她遇到的事情一一說給母親聽。
聽女兒講了去鍾山的經過,梁夫人說:“能拜祭你父兄,皆此人大恩,可惜不能當麵拜謝。”
梁紅玉道:“孩兒已經拜謝過了,況且……爹爹也於他有恩。”她本來想說自己也救過他。
“可知恩人姓名?”
梁紅玉點點頭,輕輕說出一個名字。梁夫人聽後,沉默不語,仿佛在想什麼,好久不曾說話,久到梁紅玉忍不住問道:“娘,您怎麼了?”
“我知道這個人?”
梁紅玉一怔,“您,您怎麼會知道他?”
“你爹爹曾說過這個人。”
“爹爹對您說過他。”
夫人歎了一口氣,說道:“是啊,他很少對我講軍營裏的事情,可是他偏偏說了他。也許你爹爹有什麼打算,可惜……”
直到女兒睡著,梁夫人也沒有絲毫睡意,她心裏做出了一個決定。
梁紅玉這時卻想在家好好守著母親,過平靜無憂的生活。一晃就過了兩個月,夏季已經來臨。
這一天,梁夫人語重心長地對梁紅玉說:“孩子,我已留你在陪在我身邊這麼長時間了,你該走了。”
梁紅玉吃驚地問:“我到哪裏去?”
“你有才華,我們是將門之家,即便不做領兵打仗的巾幗英雄,也可為國出力,你去闖一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