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監軍秦鳳路(2 / 2)

當天晚上常智光沒有辦公,先是陪秦良玉耍會麻將,而後被驅逐。再是自己玩了幾把桌球,覺沒勁。最後接受趙信和彭子晨邀請,叫了何勇一起去喝酒聊天,這才找到了打發時間的辦法。

到了一看,原來是惠蘭頂著肚子正在和蘇氏打麻將,兩個男人不好這個,這才拉了常智光出來。四人隨便商量了一下,就去了真娘的家,沒想真娘也去打麻將了,最後很無奈,四人騎馬到清河邊吹著北風喝酒。

第二天一早,法定關撲之日,去秦鳳路的第一批武器也開始上路。這批武器到了京城附近,會由京軍派三千兵馬押送。常智光也大方,每個運武器的每人兩貫紅包。他沒閑著,蘇千那邊也沒閑著,都在討論瓜分瓦刺商業的利益。

而今對瓦刺人作戰已經不是秘密的秘密,連瓦刺人已經派出中央侍衛軍、擒生軍。中央侍衛軍包括質子軍、皇帝衛隊、京師衛戍部隊。派出來的三千質子軍全部由瓦刺豪強子弟組成,忠心度高,戰鬥力強。

擒生軍意思擒拿敵人為奴隸,總數約十萬,是瓦刺的精銳部隊。瓦刺還有在編地方軍50萬人,這些人不脫離生產,打仗為兵,不打仗為民。總的來說瓦刺屬於全民皆兵的軍事製度,而這種製度很大反映了其社會特點,那就是還存在在遊牧和奴隸製中。

根據光明報發來的報道,在邊境永樂州,瓦刺軍隊囤兵八萬,在靈州囤兵五萬。而馬千乘的總戰鬥部隊不到十二萬,這還包括被其精簡為運輸部隊的四萬人。但瓦刺麻煩的是,吐蕃在阿柴地區集結了三萬人,而韃靼國大同府也不安靜。

吐蕃還是部落型國家,部落對中央命令不愛聽從,這三萬人是吐蕃六穀部潘羅支首領的下屬。潘羅支是明朝廷認證的鹽州防禦使兼明州西麵都巡檢使。吐蕃和大明一直有共同防邊的軍事體製,邊防的就是瓦刺。

而韃靼國其實還在觀望,朝廷還在討論要不要幫明人打仗。條件很優厚,控製一個州,事後可把此州賣給大明10萬貫。內部反對聲音主要來自武將,他們認為不應該在和女真對持階段,再去幫大明的忙,而且一旦他們威脅到瓦刺,對付他們很可能是三萬精銳的衛戍部隊。

看似大家都占不到什麼便宜,但大明卻多了兩樣秘密武器。第一是馬千乘這名將領,第二就是火藥武器的第一實戰。馬千乘已經針對火器設置出了陣形,比如分了擲彈軍、破城軍、防禦軍三個專門兵種出來。馬千乘上表說,自己可以戰勝超過一倍的敵人。

安國商業協會有意思在瓦刺發展的,開出底線和希望發展的項目,由蘇千總結後來和常智光商量。總的看主要兩種情況,一是圍繞在種植業、皮革這兩大塊,二是邊境辦場,專門對明北和對韃靼貿易生產基地。

至於零售市場、飯莊等建設興趣不足,大家表示沒有興趣要這些芝麻。這邊生產沒有合夥性質,因為周邊沒有有實力的商人。但利益也是顯而易見,交通路程短、人力資源廉價,占領區低稅。這裏場子一旦興旺起來,將覆蓋西安府、蘭州府,甚至是東西兩路軍需。

簡單來說一塊磚頭如果從安國拉到韃靼邊,各種成本價格就達到了三文。而在邊城,人力廉價,土地充裕、稅收低廉,路程較近,拉到韃靼邊成本僅僅一文。即使是從邊城反傾銷安國,成本價也不過兩文。以邊城為中心建場,將有非常重要的銷售覆蓋麵積。

當然你要去蘭州府辦場距離韃靼邊境還更近,但是除了距離差價,其他因素就差了很多,並且如果不是和當地人合股份開場子,麻煩也是多多。簡單說這地方就叫無主之地,但話也說回來,這邊城辦場風險也頗高,最主要就是軍事衝突。不過這些投資的錢雖然有賭博性質,但能上蘇千名單都不是窮家,輸得起也玩得起。

常智光和蘇千商量後,將安國錢莊資金北調,重點布設在興元府到真定府一線錢莊之中,做為啟動的儲備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