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的生活有多少可能性(3 / 3)

曲維秋不知有詐,就利用這張卡舉報了陳衍捷,“幾天後,市紀檢委來了電話,急調陳衍捷談話,交通局為之嘩然,各種猜測隨之鵲起。有說是陳衍捷犯了事的,紀檢委找他去說明情況;也有說粘了包的可能是屈維秋,紀檢委是找陳衍捷調查核實,誰讓倆人那麼好呢。近中午時,陳衍捷回來了,麵色平和,進樓便直奔了老局長辦公室,把門嚴嚴地關死了。”當然,陳衍捷的功夫也沒有白下,“幾天後,清晨剛上班,屈維秋也被市紀檢委電話找了去,機關裏波瀾又起。屈維秋也是中午前回來的,回來時臉卻陰著,遠沒有陳衍捷平和瀟灑。屈維秋也是一頭鑽進了局長辦公室,老局長也是在午餐時間未到就把他拉進了餐廳,一切一切,如出一轍。”兩名局長候選人都遭到了有關部門的問訊,因為沒有真憑實據,問訊自然也就毫無結果,“讓人難得要領的是,為什麼兩份匿名信舉報的證據竟是同一張金穗卡,這絕不會是無意的巧合,這背後的故事才是問題的關鍵,市委領導看重的也正是這關鍵。”

的確,背後的故事才是問題的關鍵。但是,在這篇小說的現場,人們似乎是永遠不會知道背後發生了什麼故事。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就連領導們也沒轍,隻好采用官場慣常的那種辦法:“副書記宣布市委決定,老局長年事已高,退出領導崗位,另派市城建局副局長某某來交通局主持工作。副局長屈維秋同誌調市文聯任主席,副局長陳衍捷同誌調市檔案局任局長,均為提升,級別正縣,另派市規劃設計院和市發改委的兩位同誌來交通局任副局長。”懂得一點兒官場遊戲的人都會明白,這叫明升暗降。一場鬧劇之後,爭鬥的雙方誰也沒有得到好處。

小說讀到這裏,人們自然要忿恨官場之腐敗,更要歎息人心之險惡。在歎息之餘,我們一定還會評價這是一篇好看的官場小說。在同樣存在競爭的“小說場”當中,官場小說為數不少,事實上,如今官場小說已經是小說家的“雷區”了。在這裏我並不是指政治上的雷區,而是說雷同,雷同是最讓小說家頭疼的創作狀態。

所以孫春平要出奇製勝,要出奇製勝的孫春平寫了試圖出奇製勝的曲維秋,為了升官,竟然想出如此奇招,卻又顧頭不顧腚,反而讓別人抓住了把柄。所以說作品是寫了這個人的聰明,更寫了他的愚蠢與無德。前麵說描繪人物的智慧與愚蠢檢驗小說家的能力,那麼別出心裁,製造一個奇特而又真實的故事,則會檢驗小說家的想象力。這裏還有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可能性。想象力應該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礎之上。很多人都見過小鳥叼紙幣的表演,小鳥叼銀行卡就成為一種可能性,大家都知道官場複雜,那麼官與官之間的關係就潛伏著許多可能性。既然從上而下一片反腐聲,既然貪婪與弊端共存,行賄與受賄的方式,就產生了各種可能性。

可不可以這樣說,生活有多少可能性,小說就有多少可能性。

秦萬裏:湖北黃岡人。《小說選刊》 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短篇小說《泥人程老憋》《王小曉飛往東京》以及文學評論等若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