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得英雄者得天下(2 / 2)

微軟每年接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應征信函達到12萬份之多。然而,如此眾多的求職者並不能令比爾·蓋茨滿足。他仍然認為微軟因為許多令人滿意的人才而忽略了其他更為優秀的人才,使他漏掉一些最優秀的人。為了搜羅人才,比爾·蓋茨編織了一張全球人才網,建立了全球人才信息庫。他說:“我們借助外國技術員工的數學、科學和創意能力,以及他們的文化認識,這能協助我們針對世界各地的市場推出本土化的產品。”據統計,微軟70%左右的工程師來自印度和中國。正因為如此,比爾·蓋茨才先後在印度和中國分別建立了微軟分院。僅微軟亞洲分院就擁有高級軟件工程師百餘名,全部為中國各大部委、各大研究院(所)、海外歸國博士等計算機頂尖人才,年薪居中國外企之首,上下班專車接送,配有專人負責後勤生活服務,有專門的別墅。

據傳說,隻要比爾·蓋茨知道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他需要的人才,他便會不惜代價將其找到。加州“矽穀”的兩位計算機奇才——吉姆·格雷和戈登·貝爾,便是在微軟千方百計的說服下終於同意為微軟工作的。但這兩位奇才不喜歡微軟總部雷德蒙冬季的霏霏陰雨,於是,比爾·蓋茨一口答應在他們喜歡的“矽穀”為他們建立了一個研究院。

為了吸引優秀的人才,微軟拋出了微軟股票期權的“誘餌”。微軟公司職員可以擁有公司的股份,並可享受15%的優惠,高級專業人員可享受巨大幅度的優惠,還規定任職滿一年的正式雇員有一定的股票買賣特權。微軟員工的薪水與同類企業相比並不高,不過微軟公司職員的主要經濟來源並非薪水,股票升值才是主要的收益補償。微軟公司雇員擁有股票的比率比其他任何上市公司都要高,但持股者回收的利潤純粹來自於市場價格的攀升,因此,員工的收益與微軟的績效相關聯,為微軟賣力也就是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

微軟以自己獨特的管理方式吸引著人才,微軟今天的成就可以說與用人策略是息息相關的。

心得:

·如果把微軟最優秀的20人帶走,那麼它將變成一家無足輕重的公司。

·隻要發現人才,就要“占為己有”,這是企業發展的又一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