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初,微軟開始染指遊戲市場,它與世嘉公司續簽合作協議,世嘉公司同意為微軟Xbox平台製作遊戲軟件。遊戲業界每年的銷售業績高達200億美元,主要由索尼公司和任天堂公司壟斷。Xbox遊戲平台的發行,預示著軟件巨頭微軟向遊戲界伸出了“魔掌”。
2005年11月,在新加坡的一次媒體會議上,比爾·蓋茨說:“我們在今年進行的收購比以往任何一年進行的收購都要多。在最近幾個月裏,我們已經收購了四五家公司。”
比爾·蓋茨對馬來西亞的記者說:“馬來西亞計劃成為全球軟件服務和因特網技術業界的領袖,而微軟公司計劃保持其在永恒發展的信息技術業界的統治地位。微軟公司各項計劃的重點將集中在創新、合作和收購上。”
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曾到亞洲國家進行考察,他的第一站選在了馬來西亞。2005年,在對17所國家公立大學巡回訪問的過程中,他曾經到吉隆坡推行過微軟公司認證計劃。他宣布微軟公司將為馬來西亞推出第一款四種語言版的Windows操作係統。鮑爾默自信地說:“計算機普及率大概在18%,我們希望新款多語言版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使用計算機,特別是使用他們自己的本族語言來操作計算機。”
2005年,在微軟成立30周年的慶祝會上,鮑爾默對微軟的未來信心十足,他說微軟公司仍有機會改變世界。
鮑爾默說道:“雖然微軟公司在東南亞的業務成長和發展已經令人非常驚奇,但是,它還將繼續加強在這個地區的發展,並且,微軟公司還可以進軍以前未涉足的領域。”“馬來西亞政府的目標是到2008年讓280萬非城鎮人口進入IT時代,微軟公司與馬來西亞政府密切合作,在該計劃中提供培訓和認證服務。”
微軟公司與菲律賓政府也開始合作,他們向海外的菲律賓人提供IT技術培訓,以增加他們在微軟的就業機會。
微軟就是微軟,這個可怕的巨人,以它的軟件為武器,以它的軟件為基礎,衝擊著各行各業。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微軟稱霸全球市場的野心。微軟就是要讓世界離不開它,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融入微軟的產品,讓微軟的技術、軟件、操作係統進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微軟以它雄厚的技術力量、經濟實力,以最快的速度、最強大的攻勢進入其他領域,令人幾乎跟不上它的速度。微軟給世界帶來的不僅是它為人類提供的方便的軟件,更是一種啟示:要想生存就要無處不在。
企業的成功,就是成功地提供產品和服務。顧客層麵越大,人數越多,購買力越強,購買次數越是頻繁,市場就越巨大。
要做到這一點,企業家首先就要熱愛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如果連自己都不熱愛,那麼,怎麼能夠讓客戶接受呢?企業家要對產品的質量、實用性、價錢、對社會的作用等,進行深入的了解,企業的收益也會隨之增大。成功的企業家懂得熱愛顧客,把顧客當成是自己的朋友,進而了解顧客,為顧客提供喜歡的產品,令顧客滿意,同時也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生意利益。
隨著商業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顧客幾乎成為經營成敗的代名詞。所有經營者都希望獲得顧客的信任,從而創造巨額的利潤。隻有少數企業能夠真正與顧客建立長期信任關係。許多經營者都知道客戶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往往不能協調處理獲取利潤和滿足客戶要求的關係。他們大都為了短暫的利益,傷害了客戶的信任。比爾·蓋茨是一個能處理客戶與商業利益的傑出管理者。微軟一直將顧客的需要放在公司發展的首位。
毫無疑問,微軟在近30年的飛速發展中,一直將顧客的需要放在公司發展戰略的第一位。正是由於他們著眼於顧客的需要,開發出在今天看來是如此廣闊的計算機軟件市場,從而使微軟成為計算機軟件行業規則的製定者。
盡管如此,比爾·蓋茨仍然牢記“顧客永遠是上帝”這一宗旨,他所開發的係列軟件,即使在微小的程序方麵也照顧了顧客的需求及利益。顧客是企業產品銷售的市場,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衣食父母”。誰贏得顧客,誰就贏得市場,誰的企業就能夠有所發展。
比爾·蓋茨認為,微軟的產品營銷應該建立在為顧客提供各種服務的基礎上。要想不失去顧客,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滿意。
企業成功之道,其實並不很複雜,隻要學習比爾·蓋茨經商的成功之道,熱愛自己的顧客並想方設法推銷自己的產品,那麼,企業就會有所發展。
心得:
·任何揮動東西,都是微軟的獵物。
·微軟一直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