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心理博弈——激活客戶的購買欲望(2)(2 / 3)

隨著社會的發展,推銷員在演示產品時所用到的方法也越來越多了,最常用的有以下3種:

1.體驗演示法

這種體驗防範,需要顧客的配合,讓顧客親身接觸產品,直接體會到商品的好處,從而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

2.寫畫演示法

這種方法需要推銷員隨身準備著筆和本,這主要用在推銷證券,股票等無形產品時,因為產品是無形的,很難讓顧客產生那個感官的印象。如果推銷員可以把一些數據通過畫圖的方法陳列出來,則會讓顧客清晰地看到產品的突出優點。

3.表演演示法

這種方法主要的做法就是做動作,有時連色彩、音響、氣味等都可以作為表演的輔助工具。比如,推銷員推銷的是一種高級領帶,他就可以把領帶用力揉成一團,然後在輕易地把它拉平,這樣的表演就會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時,還需要推銷員的表演戲劇化一些,以增加顧客觀看的興趣;同時,推銷員在表演的時候應注意言行與動作的優美性。

演示可以迎合顧客追求新穎的心理,是否能夠引起顧客購買的欲望,就要看推銷員的演示水平是否高超。因此在演示產品的時候,還需要推銷員注意一些演示的技巧。

1.演示的方法要有創意

使自己的演示有創意,是為了增加示範表演的表現能力和感染能力。例如:假如我們推銷的是洗衣粉,如果我們隻是拿著一件髒衣服當著顧客的麵洗幹淨,不會給顧客帶來特別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我們拿著墨汁,假裝不小心潑到自己身上,然後在顧客的驚叫聲中,用洗衣粉把身上的汙漬洗幹淨,相信給顧客留下的印象一定不一般。

2.演示要熟練

在示範過程中,推銷員的動作一定要熟練、自然,否自就會給顧客造成我們很緊張的錯覺,從而就會對我們產品產生懷疑。

3.讓顧客參與其中

如果能在示範的時,讓顧客參與其中,效果會更好,給顧客留下的印象也會格外深刻。例如:在我們做示範時,邀請顧客幫我們一個忙、或者借用一下顧客的東西,總是就是讓他們參與進來,而不是讓他們成為局外人。

4.演示重點

推銷員在演示的時候,要明確顧客的興趣在什麼地方,然後重點示範給顧客看,讓顧客盡快明白我們的產品能夠解決他們的需要。

5.做好準備

為了避免在演示時,出現意外,所以需要推銷員在演示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保證萬無一失了,才能在顧客麵前進行演示。

在推銷中,一次成功的演示勝過推銷員說一千句話,產品的特點再突出,功能再齊全,如果不能讓顧客實實在在地看到,也不能100%得到他們的信任。眼見為實,在推銷中,不要忘了“演示”這個重要的工具。

引導顧客作出決定

喬·吉拉德認為,成功的推銷員都會隨身攜帶一種“催熟劑”,這種“催熟劑”隻要在陌生人麵前一噴,陌生人就會變成熟人:再一噴,就會立刻買下推銷員推銷的產品;再一噴,熟人就變成了好朋友,不斷地介紹人來購買推銷員的產品。

真的有這樣的“催熟劑”嗎?是的,這種“催熟劑”就是“引導顧客成交的技巧”。這種催熟劑速度的快慢是由推銷員來決定的,推銷員的技巧越好,客戶的購買決定就下的越快:推銷員的技巧越差,客戶購買決定就下的越慢,有時甚至會導致交易的失敗。推銷員在學習“引導顧客成交技巧”時,應該首先學會抓住有意購買的時機。

當推銷員向顧客介紹產品是,顧客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時候,推銷員就可以以親切的口吻問道:“您要不要先試試看?”然後就等待顧客的回答,如果顧客仍然存在異議,就要設法打消顧客的疑慮。這點很重要,這是促成顧客購買的關鍵因素。

在聽完推銷員的介紹時,顧客仍然表示出猶豫不決的樣子,這時候顧客可能會征求其他人的意見,此時推銷員應把話題轉移到顧客的同伴身上,如果同伴表示讓顧客自己拿主意,這時候推銷員就可以開玩笑似得說:“既然您的同伴都這樣說了,您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把。”這種說話技巧會讓顧客和他的同伴很開心,是促成成交的好時機。

推銷員在取得客戶的初步認同後,就要進一步的接近顧客,比如:拿著產品走上前去,讓顧客親自試驗一下,獲得顧客的“認同感”,在顧客決定購買時,這種“認同感”可以作為參考依據,有這種“認同感”相助,交易的好時機就到了。

在顧客進行思考的時候,也是促成交易的好時機。在推銷員介紹完產品後,顧客常常會先進行思考,這時候,推銷員不要讓沉默繼續,而是應該立刻說:“請試用一下吧。”顧客在思考的時候,往往是在想到底要不要購買,這時候不要給顧客太多時間讓他去想放棄購買的理由。

在推銷員介紹的過程中,如果顧客提出了問題,此時顧客表現出了對產品的想去,也就意味著顧客準備購買了,此時銷售員在回答問題的同時,不要忘了立即讓顧客試用。

在顧客對產品表現出興趣時,尤其是眼睛表現出有神、明亮的樣子,如果再露出孩子看見玩具時的眼神,銷售員絕對不能錯過這樣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