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香橙覺得心裏有點兒亂,默默收拾好碗筷後出了門去散心。
張毅的內丹卻因為吸收了最純潔女孩的元氣,在經過一夜的自我完善後又大了幾號,並且位置慢慢往上移動。
在臥室的張毅並沒有休息,而且在網上搜索著舒葉父親的消息。
關於舒家的新聞,關於舒葉和李家公子的八卦新聞也不少,從這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消息中,張毅能理清一個大概。
舒葉的父親以前是縣裏的一名公務員,在改革開放的大浪潮下選擇了下海經商。
主要經營對外貿易的業務,而且主要的貿易商品就是服裝,這到算是和張毅半個同行。經過十幾年的打拚,舒家在對外貿易這一塊兒也分得了不少的蛋糕,開了不少加工廠,賺了不少錢,最興旺的時候,全球有一百多個國家到江城市去進口舒家的衣服。
但是舒葉的父親並不太會經營外貿,他沒有再外貿生意最火紅的時候,把產業裏麵最低端的製造業剝離出來,沒有去尋求產品的創新或者去走品牌路線。
而是和上世紀九十年代一樣,大包大攬,自己包攬了旗下所有品牌衣服的加工廠,甚至連衣服的原料製造也有涉入。
舒家的這一步棋走錯,導致了舒家在最恰當的時機放棄了品牌化路線,在進入新世紀後,還是想批發市場一樣,經營者各類品牌雜亂,質量參差不齊的外貿衣服。
兩年前由於國家的經濟情況不好,外貿業務也大跌,這對隻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麵的舒家打擊由其大。
舒家旗下二十多個服裝品牌全部虧損,連帶與其相關的幾個服裝大廠也陷入嚴重虧損。
賣掉了服裝廠,又把效益不好的服裝品牌剝離,舒家依然負債兩千多萬,並且已經資不抵債。
由於前幾年舒家很瘋狂,舒家的親戚朋友也願意把自己的積蓄借給舒家以此來獲取高額的利息。
舒家對外的借債也越滾越大,當服裝外貿業大跌,舒家想申請破產保護的時候,舒葉的父親才發現他不能這樣做。
因為,他已私人的名義,借了太多的錢。
也就是說,他涉及了民間借貸。
這個問題在企業發展良好也就沒什麼,但是當企業經營不善麵臨破產的時候,一個更大的名頭就會壓在舒葉父親的身上——那就是非法集資。
這個是國家嚴厲禁止的,往輕裏說,可以判個十年八年,往重裏說,完全可以判死刑。
舒葉的父親對於坐牢和死亡有著最本能的恐懼,無論企業虧損的怎樣,他為了不會拘捕判刑,都會死死撐著,並且告訴他的親戚朋友,他的企業一直好好的,沒有困難,還在盈利。
可是沒有了盈利,沒有了現金流量,他的謊言遲早一天會暴露。
這時候他想到了老朋友張家。
想到了張家的公子,張毅。
按照舒葉父親的想法, 把自己已經適齡的女兒舒葉,嫁給好朋友好合作夥伴張家的公子張毅,那麼財大氣粗的張家一定會想辦法幫助自己,在資金上給予自己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