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人民幣與美元絞殺,誰能成為贏家(3)(2 / 3)

簡短分析一下當年美日之間那場經濟戰的成因、結果,也許會對當下的美中經濟之戰有所借鑒和理解。

這場開始於1985年的美日經濟之戰,當時的背景是日本GDP開始超過美國GDP的一半!這也是目前為止惟一一次其他國家和美國的經濟差距縮小到一半的程度。

具有極強民族主義的日本人開始歡呼:隻要超過美國的GDP,日本就可以恢複“正常國家”了!世界各國也都在興奮地期待著日本GDP超過美國GDP的那個“曆史性時刻”!日本企業更加瘋狂,美國經濟的象征——洛克菲勒廣場被日本人買下了!美國的精神象征——好萊塢被日本人買了!美國開始坐不住了,眼看著世界第一的經濟地位就快保不住了。美國人民的榮耀感在急劇下滑,民間開始蔓延仇日情緒。

1985年,美國遊說7國集團其他成員國,逼迫日本簽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的廣場協議。其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過度”幹預外彙市場。日本當時手頭有充足的美元外彙儲備,如果日本央行幹預,日元升不了值。從“廣場協議”簽署開始,美國要求日元升值。根據協議推高日元,日元兌美元的彙率從協議前的1美元兌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時的1美元兌160日元。美國裏根政府認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繼續推高日元。到了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政府對以汽車摩擦為核心的日美經濟關係采取比較嚴厲的態度。當時克林頓政府的財政部長貝茨明確表示,為了糾正日美貿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根據美國政府的誘導目標,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彙率急升至1美元兌79日元,創下曆史最高紀錄。

這一輪長達10年的美元和日元的不公平戰爭,結果是美國大獲全勝,成功地擊退了日本的經濟進攻!洛克菲勒廣場重新回到了美國人手中,通用汽車在這個廣場的一賣一買中淨賺4億美元!美國的日資企業在艱難度日中大規模虧本退出美國市場,日本和美國的GDP之比重新拉開了距離,而且越來越大!美國消除了日本經濟的威脅,保住了美國經濟的世界第一地位之後,日元現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美元的堅挺依然和30年前一樣!美元暫時性的貶值,並沒有損害到美元的國際地位。這場美日的經濟戰爭,以美國完勝而告終!

美國似乎對發動貨幣戰爭屢試不爽玩上癮了。1998年,同樣的手法在東南亞四小龍、四小虎身上又來了一次,這就是亞洲金融風暴!其結果當然是這些高速發展起來的經濟成果被美國搶掠一空!

美國正在把新一輪的貨幣戰爭的矛頭指向中國。目前中國的GDP總量已經成為美國、日本、歐盟之後的第四大經濟體;中國有大概2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其中接近一半是購買的美國國債,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中國製造”已經成為美國普通家庭的生活必備用品,中國製造業大量向美國輸入造成了美國製造工人的大量失業。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對美國造成潛在的巨大威脅。另一方麵,在金融危機下,美國的經濟衰退明顯,美國財富將受到大幅度的損失。作為操縱著世界貨幣“美元”的國家,美國已經習慣於通過貨幣戰爭從別的國家掠奪財富來彌補本國的經濟損失。

美國已經於前幾年開始強迫中國許下諾言有計劃地讓人民幣升值,同時美國依舊遊說歐盟和日本給中國施壓,並造出輿論說中國在操縱人民幣。而事實上中國政府也正在按部就班地一一實現自己的承諾,一度讓人民幣升值到6.8∶1兌換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