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繆眼裏,死亡是最大的荒誕,它剝奪了人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物和願望。荒誕人正視死亡的存在,不寄虛無飄渺的希望於來世,而更重視現時的生命和瞬間的體驗。麵對即將到來的死亡,默爾索一如既往的清醒,他抱著人總歸會死的的徹悟,平靜的接受命運的安排。他甚至拒絕了對神父的懺悔對宗教的皈依。至此,默爾索的死刑已無可更改,因為“他代表的是一種真正的威脅,雖然他既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罪犯,也不是一個反對基督教者,而是一個荒誕英雄的化身。他最為恐怖之處,不是他犯罪或作惡的傾向,而是他對大多數人賴以生存的希望、信念和理想的漠不關心。由於既不關心上帝,又不關心自己的未來,也不關心體麵人的看法,默爾索於是變成了一個危險的人,一個反叛者。他無疑觸犯了人類禁止謀殺的法律,但相對於他對宇宙宗教和道德秩序的公開漠視,這一觸犯是次要的。”理查德.坎伯的分析深刻而透徹。
加繆本人也給予默爾索不少正麵的讚詞:“他不耍花招、拒絕說謊、拒絕矯飾自己的感情;他是窮人,是坦誠的人,喜愛光明正大;他是一個無任何英雄行為而自願為真理而死的人,總之他是他所生活的那個社會裏的局外人。”
加繆的劇本《卡利古拉》則從另一個側麵深刻展示了荒誕的存在。卡利古拉是古羅馬的皇帝,在他的表妹和情人卡魯西亞死後,他突然意識到人生的荒誕,也即人終有一死的必然命運。此後,卡利古拉的思想性格及為人處世的原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劇中通過其情婦凱尼婭之口描述了卡利古拉從前的模樣,“他告訴我,人生不易,但也有慰藉,如宗教、藝術、人們在彼此心中所喚起的愛情。他常說,人一生中唯一的錯誤就是製造苦難”。曾經如此富有仁愛之心、值得信賴的皇帝卻被荒誕打敗,從此麵目全非,而變成了另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卡利古拉不但由此體驗到了幸福的短暫和虛偽,還認識到大多數人都習慣於庸庸碌碌,並善於在這一點上麻痹和欺騙自己。他決定將荒誕的真實存在昭告天下,做一名人生真理的導師指引大家生活。而他實現導師作用的途徑就是恐怖統治,社會秩序毫無正義和安全可言,臣民的性命與自由都操控在卡利古拉的手裏。作為皇帝他所擁有的至上地位和巨大權力,更使他的恐怖思想得以在現實社會中貫徹實行,從而使他成為不幸的源頭。
總之,加繆的荒誕哲學是以孤獨個體為其理論的基礎,探討的是個人意識的覺醒以及對命運的個體解放,無論是荒誕的人,還是荒誕英雄,都是一種個體對荒誕的反抗行為。
參考文獻:
[1]張容著《形而上的反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p.56
[2](美)理查德·坎伯著《加繆》中華書局,2002年版p.45
[3]柳鳴九、沈誌明主編《加繆全集·總序》p.14
[4]柳鳴九、沈誌明主編《加繆全集3》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