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直銷員從一般到卓越的路徑(4)(1 / 3)

成功與不成功之間的距離,並不如大多數人想像的是一道巨大的鴻溝。成功與不成功的差別隻在一些小小的設計上:每天花5分鍾閱讀、多打一個電話、多努力一點、在適當時機的一個表示、表演上多費一點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實驗室中多試驗一次。

在實踐理想時,你必須與自己做比較,看看明天有沒有比今天更進步———即使隻有一點點。

隻要再多一點能力。

隻要再多一點敏捷。

隻要再多一點準備。

隻要再多一點注意。

隻要再多一點精力。

隻要再多一點創造力。

通常隻有遇到實際的狀況後,我們才能分辨你的能力足不足以勝任那份工作。如果你是一個外科醫生,為我們動手術卻手腳笨拙,我們才知道你醫術不佳;但是我們必須先在你手下受苦。如果你是一個廚師,我們無法知道你廚藝好不好,除非你準備了一頓讓人食不下咽的餐點,但是我們也必須吃了第一口才會曉得。

評斷你能力的最佳裁判不是你的老師、消費者或你的朋友,而是你自己!

在行動之前你自己就知道你是否足以勝任這一個任務。你可以想盡辦法掩飾你的無能,並祈禱沒有人會發現你知道的很少、動作多麼地不熟練。但終究你還是得麵對自己的無能,也必須自己想辦法修正。

沒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釋為什麼長時間仍然無法勝任一項工作。第一天你可能什麼都不知道,第二天你應該懂點什麼。第一次嚐試一份工作,你可能沒辦法表現得很完美,但經過一、兩天的練習,你應該要比第一天做得更好。別人可能也無法真正斷言你是不是一個誠實的人———在實際的表現之前。隻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動機或企圖;隻有你自己才知道你誠不誠實、值不值得信賴;隻有你自己才知道你提供的交易公不公平。

人們通常了解他們自己是不是欺騙了他人,如果自己連這點都不知道,就已經成為病態的騙子,行為上也會有嚴重的偏差。

不論你想追求的是什麼,你必須強迫自己增強能力以實現設計。

鑽研自己的領域。認真地研讀、仔細地觀看、專心地聆聽這行中頂尖的人的言行舉止,並效法他們的作為。勤加練習,勤加練習,然後還是勤加練習!決不放棄學習,而且一定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日常生活上。

保持與這一領域的最新發明、最先進技術和最新研究的資訊渠道暢通。參加新的發表會、展示會、討論會或其他各種集會。敏銳地觀察相關的新趨勢、新發現,你會為從中發覺新的可能而感到興奮,這表示你可能已基於過去的努力而為未來發現了新的方向。

你將會越來越傑出,達到能拚能贏的人生局麵。

12.做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能拚能贏的方法論是:每天有許多事可做,但有一條原則不能變,那就是一定要做你最喜歡做的事。

尋找工作的時候,應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選準人生的選項。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即使拚盡氣力,也會毫無用處。

有一位機械師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想轉行,卻遲遲下不了決心,因為他已經學了二十幾年的機械,如果突然換一份其他工作,會感到很不適應,盡管不喜歡,卻無法拋開累積二十多年的機械專業知識。

他想改變,但又拋不開過去的包袱,自然無法突破。這是個矛盾,既然知道自己再繼續做下去也不會有興趣,就應該果斷地做出決定:轉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畢竟是令人興奮的,也更容易激發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並最終取得卓越成就。

每個人都必須當機立斷,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知道自己已經走錯方向時,就要及時地掉轉頭,朝正確的方向走,才會達到理想的目的地。如果明知錯了還要繼續走,最終會一敗塗地。

要改變自己目前的狀況,要讓自己更有自信,要讓自己做事更有成效,我們就必須做出更好的決定,采取更好的行動。

很多年前,一位名人講過一句話:“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會有所成就。”

做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盡管很困難,但必須去做。大多數的人,都在做他們討厭的工作,卻又必須逼自己把討厭的事情做到最好。

他們經常失去了動力,時常遇到事業的瓶頸,而沒有辦法突破。他們不斷地征求別人的意見,卻還是照著一般的生活方式進行,凡事沒有進展,原地踏步。這些當然不是他們想要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當中卻很少有人試著去改變自己的狀況。其實,要找出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隻需要把自己認為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條件列出來就一目了然了。一位頗有名氣的心理學專家在敘說自己最終尋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工作的經曆時這樣說:運動和數學一直是我很喜歡做的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