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近德國的師帶徒項目也出現了問題。德國一些企業如西門子和戴姆勒,奔馳公司經曆了高工資與高福利階段,因此在國外創造了大量新的工作機會。這些公司希望雇傭那些已完成了技術升級的彈性勞動力,而不是僅僅通過了師帶徒培訓、隻受過某一行業或崗位培訓的雇員。結果,導致師帶徒方法對受訓者的有用性降低了。
(四)仿真模擬法
仿真模擬法是一種代表現實中真實生活情況的培訓方法,受訓者的決策結果能反映出如果他在那個工作崗位上工作會發生的真實情況。模擬是指可以讓受訓者在一個人造的、沒有風險的環境下看清他們所作的決策的影響,常被用來傳授生產和加工技能及管理和人際關係技能。
模擬器是雇員在工作中所使用的實際設備的複製品。例如,在摩托羅拉的程序自動化的學習圖書館,從沒接觸過計算機或機器人的雇員也可以學習如何操作它。在進入圖書館以前,雇員們聽取兩個小時的有關工廠自動化的介紹,包括新的概念、專業詞彙和計算機輔助生產過程。模擬器讓受訓者自己設計一件產品(個人備忘錄)來熟悉設備。同時,受訓者不用擔心錯誤決策的影響;這些錯誤不會導致受訓者在實際生產線上使用實際設備從而造成損失。成功地使用機器人和計算機的簡單練習能增強雇員的信心,使得他們能夠順利地在自動化生產環境下工作。
模擬還可用於開發管理技能,“鏡子訓練”是一項用於團隊合作和個人管理技能開發的模擬培訓。在該項目中,參與者要在一家玻璃公司中扮演不同角色。根據備忘錄和來往信件,每個參與者要在6個小時的時間裏與其他管理團隊的成員進行交流。對在來往信件中描述的參與者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和相互交流要進行記錄和評估。在模擬結束時,參與者會得到有關他們績效的反饋。
模擬器的關鍵在於它們對受訓者在實際工作中使用設備時遇到的情形的仿真程度。即,模擬器要具有與工作環境相同的因素,模擬器的反應要同設備在受訓者給定條件下的反應完全一樣。正因為此,模擬器的開發是很昂貴的,而且隨著工作環境信息的變化需要經常更新。
(五)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雇員或某組織如何處理棘手事件的描述。要求受訓者分析評價他們所采取的行動,指出正確的行為,並提出其他可能的處理方式。案例研究方法的一個基本假設是,雇員能夠通過對這些過程的研究與發現來進行學習。這樣他們才可能在必要時回憶出並應用這些知識與技能。案例研究特別適合於開發高級智力技能,如分析、綜合及評估能力。這些技能通常是管理者、醫生和其他的專業人員所必需的。案例還可使受訓者在個人對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高承擔具有不確定結果風險的能力。為使案例教學更有效,學習環境必須能為受訓者提供案例準備及討論案例分析結果的機會。必須安排受訓者麵對麵地討論或通過電子通訊設施進行溝通。由於受訓者的參與度對案例分析的有效性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學習者必須願意並且能夠分析案例,然後進行溝通並堅持自己的立場。
案例編寫的過程見下表。第一步就是要明確問題或情境。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考慮你所選擇的案例與培訓目標的相關性,且能激發學員的討論,迫使人們製定決策,能在長短合適的一段時間裏進行描述。並且可以推廣到受訓者可能會遇到的情形中。有關這個問題或這種情況的信息要能容易獲得。第二步就是要研究文件、訪問參與者、收集有關案例細節的資料。第三步要概括出這個事件的大致輪廓,並將細節和證據與事件中的有關要點聯係起來。第四步,選擇確定展示這個案例所用的媒介。同時,在案例編寫的步驟當中,培訓者要考慮如何進行案例練習,包括確定是讓受訓者單獨實踐還是分小組進行,及學生們如何報告自己的分析結果。最後,要準備所需的案例資料。包括彙集證據(圖、表、文章、工作說明書等等),編寫事件梗概,準備指導受訓者進行分析的問題,並設計一個有趣、引人注意的案例的開頭以吸引受訓者注意。並為案例提供一個快速的定位。
案例編寫的過程
1.選擇一個事件。
2.收集相關信息。
3.準備有關事件的概括描述。
4.決定有關行政管理的問題。
5.準備案例資料。
有許多途徑可獲得現成的案例。利用現成案例的一個好處在於,它們是已經設計好的成型案例。但它的弊端在於,這個案例可能與受訓者將會遇到的工作情況或問題無關。對這些案例進行一遍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判斷這些案例對受訓者到底有多大意義。你可通過有名公司或在網上及其他各種渠道獲得商業管理(如,人力資源管理、生產作業管理、市場營銷、廣告)方麵各種各樣問題的成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