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商品包裝(2)(3 / 3)

2.包裝標準化可以提高生產率,保證商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據不同商品的特點,製定出相應的包裝標準,使包裝的質量得到保證,減少在流通過程中的商品損失,確保商品安全。包裝標準化的實施,使包裝容器標準化、係列化,簡化不必要的包裝容器的品種、規格,為專業化協作生產創造良好條件,為高速、優質組織生產進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創造條件。

3.包裝標準化有利於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減少材料消耗,降低商品包裝成本

包裝標準化可為包裝設計提供合理的要求,在保證儲運和銷售的前提下進行最經濟的包裝設計。過去紙箱規格參差不齊,質量不一。試行包裝標準化以後,紙箱統一減少了規格,有效地降低了包裝材料的損耗。上海、天津兩市僅針織內衣包裝實行標準化後,一年就可降低包裝費上百萬元。

4.包裝標準化便於儲運、擴大倉容、回收利用

包裝規格統一,易於計算倉容,便利了運輸和保管,為合理使用運輸工具和倉庫提供了條件。

5.包裝標準化對提高我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發展對外貿易有著重要意義

當前,包裝標準化已成為發展國際貿易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包裝標準化已成為國際交往中互相遵循的技術準則。國際間的貿易往來,都要求加速實行包裝標準化、通用化、係列化,為使用集裝箱、托盤創造了條件。實行商品包裝標準化後,使運輸包裝的體積與集裝箱的容積或托盤的麵積相適應,能保證充分利用集裝箱和托盤,保障了商品安全,提高了商品身價,促進了商品銷售,增加了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背景資料: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2底,我國共有包裝國家標準450餘項,其中7項等同采用了ISO國際標準。縱觀這450餘項包裝國家標準,已有50%采用了國際先進標準。其中大多數采用的是ISO國際標準,還有一些分別采用了國際電工協會IEC、日本JIS、美國ASTM、德國DIN、美國軍標MIL、英國BS、法國NF標準。從采用的方式來看,大部分為等效采用。由此可見,我國的包裝標準正在與國際標準不斷靠攏。

二、商品包裝標準化的內容

1.包裝材料標準化

包裝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包裝的質量,因此,要注意製定材料質量的選用標準,嚴格執行標準,不可以次充好,以薄頂厚或亂找代用品。對購進的商品不僅要按標準驗收,也要按標準驗收包裝的質量。據調查,近些年來,加工包裝木箱的箱板厚度變薄,這是造成質量差的原因之一。其他包裝材料,如包裝用紙等,都必須製定貫徹質量標準,這是防止商品損失最基礎的一環。

2.工廠的包裝工藝標準化

凡是包裝箱、桶等,都必須規定其內裝商品的數量、擺列次序、合適的襯墊材料等,並防止包裝箱、桶內空隙太大和商品晃動。如木箱包裝箱,還必須規定箱板的木質、箱板的厚度、裝箱釘子的規格、釘子間的距離、包角的技術要求及釘子不得釘在夾縫裏等;紙箱必須規定如何封口、捆紮使用的材料、捆紮的鬆緊及牢固度等;布包則要規定針距及捆繩的鬆緊度等。回收利用的木箱、紙箱及其他包裝箱也都必須測定規格。

3.包裝的規格尺寸標準化

包裝箱必須要有規格尺寸的標準以及規定的極限重量,一般裝滿商品的箱子重量不宜太重。不同商品的包裝紙箱的規格尺寸能夠統一的要盡量統一起來,形成係列,這樣有利於箱子的批發生產和回收利用,並能促進商品集合包裝運輸。

4.裝卸作業標準化

機械化裝卸要根據商品包裝特點選用合適的機具,如集裝袋、托盤等。工業、商業、交通運輸部門在交接貨物時,要實行驗收責任製,以做到責任分明。

5.集合包裝標準化

集合包裝主要是指集裝箱、集裝袋、托盤、組合包裝等。這既適合機械化裝卸,又能保護商品安全。我國集裝箱運輸近幾年有了較快的發展,並製定了部分國家標準,其中20噸以上的集裝箱采用國際標準。托盤的國家標準應和集裝箱的尺寸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