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歎年來蹤跡,道緣由(1 / 2)

韓清聽完這句話就突然站了起來,四下瞅了瞅。他這個動作並不是怕人聽到林特的話,而是四下裏正在找一個人。瓊瑤阿姨來了?瓊瑤阿姨你也來到宋朝了?瓊瑤阿姨你這是來到宋朝給我編人生劇本嗎?瓊瑤阿姨你在哪?

這種狗血劇情居然能發生在竹娘身上?既然這麼狗血?那韓重贇是不是也參與到林特的大小事情裏?我韓清自己的身份不會是竹娘的親弟弟吧?

林特被韓清的動作所吸引,跟著他一起四處瞅了瞅,然後問他道:“韓清,你這是要找什麼?”

“沒什麼,這般機密的話,不能讓別人聽到。”他說完繼續坐下。

林特苦笑了一下,然後說道:“老夫生於後周廣順元年,在十歲的那一年,攜帶自寫的文章進謁我主...南唐國主李璟,後被授為蘭台校書郎。”他本來想說的是我主李璟,但是中途改了口。

“林相公十歲時候就被授予了蘭台校書郎?”韓清聽了很是驚奇。

“是!南唐國主李璟親授的。”(注①)

韓清聽了之後,很是乍舌。這南唐國主李璟,就是李後主李煜的老爹。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詞那是千古傳頌。而這南唐國主李璟,韓清倒是知道一點點典故。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有個著名詞人馮延巳,他的千古名句就是“風乍起,吹皺一池清水”,李璟曾經當麵誇耀他這句詩詞,馮延巳恭恭敬敬的回答:“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

也就是說,馮延巳被李璟誇獎之後,隻是說“一般一般,南唐第三”,你李璟的詩詞要說南唐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還有一個典故就是韓熙載,此人被李璟收服之後就安心做官。李煜剛即位時,猜忌心很重,鴆殺了很多從北方來的大臣,韓熙載為逃避李煜猜疑而故意縱情聲色。李煜對韓熙載的這般做法持著懷疑態度,就派畫師顧閎中潛入韓家,仔細觀察韓的所作所為,然後畫出來給他看。這幅畫現在珍藏在故宮博物院,即名為《韓熙載夜宴圖》,此圖在考古學界極為盛名。

韓清一直覺得自己埋頭苦學幾年,終於及第,還能得了一個探花郎,認為自己挺牛了,哪知道根眼前的老人一比才知道,真的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開寶八年975年,老夫我歸了大宋,太宗任我為長葛今河南長葛縣縣尉。又先後改任遂州今四川遂寧縣錄事參軍、大理寺丞和隴州今陝西隴縣通判。端拱元年988年,經宰相呂蒙正推薦,任三司戶部勾院通判。”林特繼續說道。

韓清像個呆頭鵝一樣聽林特講起了故事,裏麵涉及的年代讓他要好一陣子的換算才行。

“在那期間,老夫結識一位小娘子,這小娘子天生麗質,楚楚動人,而且弓馬嫻熟。與這小娘子相識之後,就過上了神仙般日子。”林特眼神有些煥發出神采,似乎回到了自己的年輕時代。

“後來,淳化四年時候,老夫與這小娘子誕下一女,也就是現在的竹娘。”林特說到這裏,神情開始變得有些悲傷。

韓清聽到這裏,眼神有些怪怪的看著這個老人。因為他換算了一下年代,後周廣順元年是九百五十一年,淳化四年是九百九十三年,你一個有家室的不惑之年的大叔勾搭一個小姑娘,還說的這樣情深意切?

“那小娘子誕下竹娘之後就去世了。”林特目光有些呆滯的看著茶盞說道:“我那時因為怨竹娘的出生,才讓我那小娘子去世,所以對竹娘不喜。”

“可是竹娘畢竟是你的親生女兒啊。”韓晴聽到這裏,忍不住說了一句。

“你是說老夫應該認下這個女兒是嗎?”林特苦笑道:“竹娘生下來沒多久,老夫恰逢參與到陝西青白鹽的事端中,那時候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這事,老夫豈能因為身外之事而被小人抓了把柄?”

關於陝西青白鹽的事情,韓清倒是聽說過。而且就是因為這事,林特才能夠起家翻身的。

鹹平年間,度支使梁鼎“製置陝西青白鹽,前後上議異同”,當今官家派林特前往暗中調查。林特經過調查認為,製置青白鹽對朝廷與百姓不利,上書請恢複舊鹽商販。所奏合旨,被升為禮部員外郎。後又任戶部副使、鹽鐵副使。

自古以來,涉及到鹽的事情都是大案,這裏麵能動了太多人的蛋糕了,所以林特去辦這件事,也是擔了偌大的風險的。

“當時老夫在陝西辦理這青白鹽事端,無奈之下,將竹娘過繼給了遠方的堂親。”林特說到這裏,輕輕地搖了搖頭。

“可是竹娘來了東京城投奔與你,林相公你似乎...”他繼續說下去,隻是說這裏就做了停頓,眼睜睜的看著林特的表現。

“韓清,從大中祥符元年開始,老夫就成了行在三司副使,後以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修玉清昭應宮副使。大中祥符七年時候,老夫終於升任為行在三司使。”林特說到這裏,看向了韓清道:“這個位子有多少人覬覦?老夫豈能敢出半點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