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看著桌子上的兩支步槍,跟迫擊炮設計圖紙,心中又沉思起來。現在可以肯定那個穿越人就是一名德國人了,那麼德國的軍事發展可以肯定的說,一定會超越另一個時空的德國,那麼一戰的結果就值得商榷了。
迫擊炮的出現可以說是軍事發展的一個重大進步,另一個時空的一戰德國,曾經使用重炮集結,用狂轟濫炸的戰術阻擋英法聯軍的推進,可是最後還是失敗了。
當時的德國調集了超過六百門的重炮,口徑最大的達到了220毫米,就是這麼強大的炮群轟炸都沒有阻擋住英法聯軍的推進,要知道當初可是發射了超過三萬發炮彈的數量,這個數字在一戰中是不可想象的。
究其原因就是重炮太重,布置陣地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再有就是被敵軍發現後,炮群轉移速度太慢,炮群還沒轉移完畢,就被敵人給炸毀了。
但是現在有了迫擊炮就可以改變這些,在另一個時空中各國軍隊已經非常熟練掌握了迫擊炮的使用,中國軍隊更是裝備了大量迫擊炮。
迫擊炮是陸軍火力壓製的最強利器,它除了不能發射穿甲彈之外可以發射其餘的任何彈種。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輕,以中國軍隊裝備的6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重量隻有3.6公斤。這樣的重量一個士兵提著它都可以進行五公裏速跑,那麼它的機動性能就是無與倫比的了。
現在的材料技術雖然不能生產出這麼輕的迫擊炮,但是看圖紙的射擊一個60毫米迫擊炮重量隻有11公斤,而李毅自己的兵工廠由於采用了美國鋼廠生產的高強度鋼板,重量更是隻有8.6公斤。
桌子上的兩支步槍雖然外形很像,但是這是最讓李毅奇怪的問題,要說他是一個穿越人,不可能不知道子彈口徑小型化的重要性。
從德國拿回來的這支步槍叫MS86式步槍,這種槍支已經是西方主要強國的製式武器,但是它采用的是7.62毫米的大口徑子彈,而李毅自己軍功廠使用的是5.8毫米口徑子彈。
熟知槍械知識的槍迷們都知道大口徑步槍重量重,射擊不穩定,連續射擊精度很低,而小口徑步槍重量輕,連續射擊精度高,而且後坐力小很多,這樣會極大地減輕士兵的負擔。
打靶的都知道,用那些老式的大口徑步槍連續發射五顆子彈,你的肩膀就會被震的很疼,要是連續發射幾十顆子彈,晚上你的肩膀都會疼的睡不著覺。
李毅不明白作為一個穿越人,他為什麼沒有按照小口徑對步槍進行設計,小口徑步槍並不等於殺傷威力就低的,翻滾的子彈進入人體後會撕裂很大的創傷麵積,比後世著名的三八大蓋可是要強大多了,在600米內它的連續射擊精度要比7.62口徑的強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