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參考文獻(1 / 1)

[1](美)N,格裏高利·曼昆,經濟學原理[M],梁小民,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霍夫曼,現代營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精華[M],喬木,譯,北京:線裝書局,2002.

[3]安玉發,王笑寒,新農村如何推銷你的產品[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7.

[4]寶利嘉,渠道無疆[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

[5]陳友龍,繆代文,現代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6]陳吉元,21世紀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7]陳文科,中國農民問題[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8]丁麗芳,農產品市場營銷策略[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9]東湖,劉靜,新疆番茄產業訂單農業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7(增刊).

[10]葛家澍,陳元燮,中國財會大辭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11]郭國慶,市場營銷學通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12]郭曉鳴,訂單農業運行機製的經濟學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6(11).

[13]黃祖輝,農產品質量營銷:理論與實證分析[J],福建論壇,2004(8).

[14]李玉珍,張旭,農產品營銷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5(2).

[15]林葆,化肥與無公害農業[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16]呂晨鍾,劉海娟,農產品市場營銷策略創新[J],甘肅農業,2005.

[17]劉誌雄,中國農產品市場發育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18]李崇光,農產品營銷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9]戚海峰,消費者獨特性需求對獨特產品/品牌偏好影響的研究[J],財經論叢,2008(6).

[20]譚家健,先秦散文藝術新探[M],山東:齊魯書社,2007.

[21]譚用發,市場營銷:農民增收的重要環節[J],求是,2004(22).

[22]吳承康,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讀故事學創業[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8.

[23]吳海燕,經濟學原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7).

[24]吳健安,市場營銷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5]吳德禮等,公司+公司:一種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的新模式[J],探索,2007(5).

[26]王生林,蔡偉民,農業市場經濟與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27]王肅,羅小鋒,“訂單農業”要義探討[J],商業時代,2005(24).

[28]肖青亮,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辨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

[29]徐仁法,試論訂單農業的風險[J],農村經營管理,2007(12).

[30]楊明洪,產品生命周期與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J],四川大學學報,2001(6).

[31]楊如順,商戰奇招298經濟[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5.

[32]楊金深,安全蔬菜生產與消費的經濟學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33]尹春蘭,山西綠色農產品發展現狀及對策[J],經濟問題,2006(1).

[34]鄢華,我國農產品促銷策略分析[J],農村經濟,2006(11).

[35]周好文,曼昆《經濟學原理》題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