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老殘遊記》中的宗教思想
文學評論
作者:萬茜茜
【摘要】本文主要就劉鶚所著的《老殘遊記》中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對作者的影響,以及本文中作者這三者融彙在一起,並融入了那個時代特定的救國救民的思想、還有一些自然主義的新思想,各種思想雜糅而成了《老殘遊記》中的主心骨,也就是儒、釋、道三教合一,出世而又入世的思想精神。
【關鍵詞】《老殘遊記》;佛教;道教;儒道
《老殘遊記》是清末小說家劉鶚所著的一本小說,流傳甚廣。小說以遊走於四海的老郎中老殘的遊曆為主線,對當時的社會尤其的官場的黑暗加以揭露抨擊。在這本小說中劉鶚敢於直斥清末官員的腐敗無能、勞民傷殘、誤國誤民等等黑暗麵。除了對於清末官場的描述之外,文中更是以大量的篇幅給我們揭開了一個神秘學派的一角帷幕,這個學派便是清朝末期的學派——太古學派。本文將從劉鶚的《老殘遊記》一文來看一看宗教對於文學的影響。
一、道教的影響
太古學派雖是以三教合一為主的思想,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道教,道教作為太古學派的中流砥柱,支撐著整個學派,而信奉這樣的思想的劉鶚在其《老殘遊記》也不由自主的表現出來,在塑造人物的同時,通過人物之口並宣揚其中的道家法則。
首先便是小說在第九回到十一回裏麵出現的“黃龍子”、二集出現的“赤龍子”、青龍子等人,例:
1、老殘道:“聽說是周耳先生的學生。這周耳先生號柱史,原是個隱君子,住在西嶽華山裏頭人跡不到的地方。學生甚多。但是周耳先生不甚到人間來。凡學他的人,往往轉相傳授,其中誤會意旨的地方,不計其數。惟這青龍子等兄弟數人,是親炙周耳先生的,所以與眾不同。我曾經與黃龍子盤桓多日,故能得其梗概。”(《老殘遊記》續第一回)
2、黃龍子道:“其實,滿目所見者皆木甲竹籜也,而真苞已隱藏其中矣。十年之間,籜甲漸解,至甲寅而齊。寅屬木,為花萼之象。甲寅以後為文明華敷之世,雖燦爛可觀,尚不足與他國齊趨並駕。直至甲子,為文明結實之世,可以自立矣。然後由歐洲新文明進而複我三皇五帝舊文明,駸進於大同之世矣。然此事尚遠,非三五十年事也。”(《老殘遊記》第十一回)
這些人物都如同他們的師傅一樣,隱逸在深山之中,頗有羽化而登仙之勢。在第九回中出現的人物黃龍子,他隱逸在桃花山中,十分了解陰陽消息以及國家人類的命運,在文中周耳的學生稱之為龍子,青龍子給予返魂丹。文中的備受推崇的世外高人身上都是一股子仙氣,將修道之人置於文中人物的最高層級也可看出作者對道家思想的重視。
其次是在二集中出現的一個人物-全不見其人的周耳,這個人物的影響確是一直貫穿這個小說。作者為其取名為耳,耳為老子名,筆者也認為這裏是作者將小說中隱秘的組織通道教聯係在一起,以同名者暗喻了小說中周耳的地位。
二、儒家思想的影響
關於儒家思想的對作者的影響,作者同樣以書中人物之口娓娓道來。通過對這些官吏的描寫,作者也寫出了自己為官的態度、對儒學的態度。
首先,作者描寫了一係列的清朝無能官吏的形象,從反麵來烘托出作者心中真正的儒家之道。例如作者在小說的四、五回著重描寫了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吏玉賢,眾人都隻道他“辦強盜辦得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可是實際上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官吏呢?不錯,玉大人的確也算是為官盡職盡責了,可是他的盡責是建立在民眾的痛苦之上的。“未到一年,站籠便站死了兩千多人”這兩千多人中,無辜的冤魂占了絕大大多數。比如說他為了破一個偷布的案子,竟設計陷害了一個賣布的平民百姓,隻要求破案,別的一概不管,人的性命在其眼中比草芥還不如。
其實這些官吏不是沒有想治國治民的心,但是他們昏庸無能,是整個科舉製度和官場製度下生產出來的“怪物”書生。這些書生出身的官吏便是整個清朝的儒生的最好寫照,也是作者所深惡痛絕的,那麼作者心中的儒學該是如何的呢?
小說的主人公老殘便是作者的一個理想化身,老殘本就出身於科第世家,其才學甚高,但其無誌與功名,雖然如此他又深的一眾高官人物所欣賞,希望能夠重用他。有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老殘歲不在官場之中但確是實實在在的做了一些官吏該做之事。此外,在塑造其他人物的時候通過人物的對話我們也能夠看到作者心中的儒家之道,例:
1、女子道:“其同處在誘人為善,引人處於大公。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惟儒教公到極處。你看,孔子一生遇了多少異端!如長沮、桀溺、荷條丈人等類,均不十分佩服孔子,而孔子反讚揚他們不置:是其公處,是其大處。所以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老殘遊記》第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