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作者:單永生

一個偉大的作家,也必首先是一個傑出的讀書家。不一定人人都要成為一個作家,但多讀書,書多讀,讀有趣的書,讀有益的書,養成讀書的習慣,讓讀書成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則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說不管吃穿住行是怎樣的千差萬別,內心都必能夠辟出一塊寧靜而豐富的天地,其精神生活也必是一天比一天地高貴而富裕了。那些空虛、寂寞、無聊的蟲蟻,又從何處下口咬齧人生一去永不複返的短暫時光呢?那些超額的功名利祿又怎能奪走一顆從容安靜且豐富高貴的心靈呢?

二十世紀偉大的英國作家毛姆一生著述豐富,他不僅是傑出的小說家、戲劇家、散文家,而且首先是一位傑出的讀書家,是優秀讀者裏的思想家。對於讀書,他看得非常精細而準確:“養成讀書習慣,也就是給自已營造一個幾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護所。”試想一下,當生活中有些愁苦無法排除時,逃避何嚐不是一種辦法?

書還是人們心靈的驛站。隻要你肯真心叩開它的門扉,用誠摯的的閱讀走進它,至少也能澆你石存一隅的心中塊壘,你的人生歲月定會透進許多意想不到的光亮,庸常的日子會折射出越來越多的詩性的光芒。

毛姆還說:“讀書應該是一種享受”。意思是說,當人生處於順境或逆境的時候,讀書就應該是享受了,享受的首先應該是讀書,讀書時感受到的應該是快樂是充實,而不是其它。人的一生中,有一些書不管是否有趣,是不是好讀,都必須去讀,因為它需要你皺縮著眉宇揪扯著頭發去讀,即使如此,當它真的對你有用而又切實給你帶來惠澤的時候,你還有心再覺得苦而悔讀麼?事實上,這類書在人的一生中數量極其有限。況且,如此苦讀,他日又給你以成就感,帶給你益處的時候,恐怕你已不覺的苦而是享受是樂趣了。

除此以外,可供隨意選擇的有趣、有益而好讀的書多至恒河沙數,這裏麵將有多少快樂和享受呢?天下書籍如滄海之水,終其一生也讀不完一蠡,而新書又春草沐雨般時時麵世,可見讀書是上蒼賞賜給人類的心靈瓊漿,又是人類自身必不可少的需要。

北宋詞家、文人蘇舜欽,每每以讀《漢書》下酒為快事並早已傳為佳話,想來亦本不奇怪。《漢書》乃有趣有益且優秀的典籍,讀至酣暢盡興處獨酌幾杯,那也是性情使然。當此時,蘇子的仕宦之心早已淡漠,建滄浪亭遣懷自適,方才真正享受著讀書的樂趣。其實古今中外,以酒佐讀或以讀佐酒者並不顯見。若幹年前,讀過一本《37°2》的法國小說,主人公是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的叛逆者,可他又忠實於自已心愛的姑娘。喝啤酒時常常要捧一本詩集或小說閱讀,這絕非偶然吧!以書佐飲者不絕於記載,周遭也時常能夠耳聞目睹,可見讀書是怎樣的享受和快樂。

哲學家說:我思故我在。

文學家說:我寫故我在。

或許畫家們也會說:我畫故我在。

那麼就讓平凡的我們,在讀書中享受著,快樂著,並找到自我吧。

我讀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