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技術
作者:李蔓莉 張海東
摘要 本文通過對雷電形成及危害,對農村雷電防禦現狀和原因進行分析,並從防災減災角度,對農村防雷措施進行了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 農村;雷電危害,現狀;防禦措施
中圖分類號P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2-0106-01
雷電災害已成為聯合國公布的10種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國十大自然災害之一,據統計每年因雷電災害傷亡人員約為3 000人~5 000人,造成的財產損失在70億~100億元左右,隨著中國社會經濟、信息技術迅速發展,雷電的損失越來越大。雷電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給社會也帶來難以估計的間接損失,對社會影響很大。從泊頭市近幾年的雷電災害調查可知,農村雷電災害占到全市雷電災害事故的85%左右。
1 雷電的形成
雷電時眾多大氣現象中的一種,發生在雲際、雲地、雲空之間迅猛的脈衝放電。大氣中總是含有大量的氣體正、負離子,使大氣具有微弱的導電性。這些帶電離子的不斷生成、運動、和不同帶電離子的分離和聚集,使大氣顯示帶電性,產生大氣電場、大氣電流,導致大氣中雷電的產生。一般雷電都是產生於雷暴中,雷暴中的雲對地和雲對雲之間產生大量的電荷,聚集成強大的電流,產生發電現象。
2 雷電的危害程度
雷電的破壞主要是由於雲層間或雲和大地之間以及雲和空氣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25kV/cm~30kV/cm)時,所發生的猛烈放電現象;通常雷擊主要是有兩種形式,直擊雷、感應雷(雷擊電磁脈衝)。
2.1 直擊雷的危害
直擊雷是帶電的雲層與大地上某一點之間發生迅猛的放電現象,在雷雲對地放電時,強大的雷電流從雷擊點被擊中物體上,稱之為直接雷擊。由於雷電流幅值高達數十至數百千安,它的破壞力十分巨大。防護不當,將導致被擊中建築物、電子設備遭受嚴重的破壞或損害,對人員造成傷亡。
2.2 雷擊電磁脈衝的危害
雷電的靜電感應與電磁感應作用屬於雷電的間接破壞作用。雷電的靜電感應與電磁感應產生的暫態過電壓比直接破壞作用具有更大的危害範圍。它能夠損壞建築物中的信息係統和電器設備,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3 農村雷電防禦現狀及原因分析
3.1 農民防雷科普知識匱乏
由於農民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同,對打雷閃電的原因沒有科學認識,大多數農民對雷電現象還存在著封建的迷信思想,缺乏雷電科學知識教育,農民對一些簡單的防雷常識也不了解,也不知道用科學的手段去保護自己。
3.2 農村建築物沒有安裝必要的防雷設施
一是農村早期建築物由於是年代久遠的老房子,沒有安裝必要的防雷設施,二是,隨著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部分都建起了新樓,但卻由於農民缺乏防雷安全意識,防雷設施建設成本高等原因,大部分樓房也沒有安裝必要的避雷帶和避雷網防雷設施。屋頂的太陽能熱水器、電視天線等也沒有做接地處理,存在嚴重的雷擊安全事故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