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像樹林,像花,像好多好多東西的哦”遙遙高興的道。
“恩,遙遙你要記住這種感覺哦”周景天高興的道,遙遙同學的抽象畫作終於完成一半的教學了。接下來,那周景天原先的計劃安排,是該教遙遙色彩方麵的知識了。
色彩學(colorscience)研究色彩產生、接受及其應用規律的科學。因形、色為物象與美術形象的兩大要素,故色彩學為美術理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課題。它以光學為基礎,並涉及心理物理學、生理學、心理學、美學與藝術理論等學科。色彩學的研究在19世紀才開始,它以光學的發展為基礎,牛頓的日光—棱鏡折射實驗和開普勒奠定的近代實驗光學為色彩學提供了科學依據,而心理物理學解決了視覺機製對光的反映問題。
色彩從根本上說是光的一種表現形式。光一般指能引起視覺的電磁波,即所謂“可見光”,它的波長範圍約在紅光的0.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間。在這個範圍內,不同波長的光可以引起人眼不同的顏色感覺,因此,不同的光源便有不同的顏色;而受光體則根據對光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呈現千差萬別的顏色。由色彩的這個光學本質引發出色彩學這部分內容的一係列問題:顏色的分類(彩色與非色兩大類)、特性(色相、純度、明度)、混合(光色混合,即加色混合;色光三原色,即紅、綠、藍;混合的三定律,即補色律、中間色律、代替律)等。孟賽爾綜合了前人在這方麵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孟氏顏色係統”。
從以上文章大家可以看出,色彩學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科,因此想學好色彩學,非下一番苦工不可。不過,這對於周景天的教學來說是完全沒必要的,遙遙同學隻要掌握好基礎的色彩運用就可以了。
“遙遙,你看,那顆樹是什麼顏色的啊?”周景天一手指著身邊的一顆大樹對在一旁玩耍的遙遙說道。
“天天哥哥,那顆樹是綠色的”小妮子快速的回答道。
“遙遙,你在仔細看看,那顆樹真是綠色的嗎?”聽到這個問題,小妮子仔細觀察起來,心中忍不住暗想“難道樹還是其他顏色的嗎?”
“遙遙,你看樹頂的綠色跟樹底的綠色有什麼區別嗎?”周景天指引著。
“樹頂的綠色要淡一點,樹底的綠色要深一點”遙遙回答道。
“恩,不錯,那你再仔細看看,樹頂除了綠色還有什麼色了?”周景天道。
“好像樹尖的地方,我好像看到黃色”遙遙明顯有些疑惑了。
“恩,那你再看看樹底的綠色,哪裏還有其他顏色嗎?”周景天道。
“好像有藍色,好奇怪哦”遙遙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了。
“好,很好,我們再來看看這朵紅色的小花”周景天指著一旁的野花說道。
“遙遙,你除了看到了紅色,還看到了其他什麼顏色嗎?”周景天繼續道。“有黃色,有紫色”遙遙迷惑了。
“恩,很不錯。遙遙,你要記住,任何物體都沒有自己絕對的顏色,它是由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理所展現反映出來的。因此,我們在繪畫的時候一定不能用一個顏色去展現物體現有的狀態,要聯係上自己的心理,從而在繪畫的時候把這種狀態附加到自己的作品之上。恩,這樣說,你能明白嗎?”周景天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沒明白,天天哥哥,好難哦”小妮子一臉委屈的道。
“額,好吧,遙遙,回家後我們把今天看到的都畫下來,好不好!”周景天想來隻能靠練習來教會遙遙了。
“恩,好的”小妮子高興的道。
“那好,現在我們回去找媽媽吧”周景天道。
跟遙遙的出遊總體來說是快樂的,小妮子回到家,也沒忘自己答應過周景天的事。一進門,就跑進了自己的小房間,努力繪畫去了。
“想來今天的教學還是頗有成效的嘛”周景天自嘲的笑了笑。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一周就這麼過去了。
市裏的大賽最後的報名日期是在十月初,而現在已經九月中旬了,周景天琢磨著是不是要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