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李存勖遇伏(2 / 2)

李存勖知道用不了多久,就一定會有救兵趕來,隻要自己能堅持一個時辰,就能夠等到己方的援軍,李存勖下令麾下的親兵,讓他們保護好馮道等幾個文官,自己手中拿著一杆長槍往來衝突,夏魯奇和趙弘殷兩員親兵將領一直不離左右,三人都是猛將,殺的奚族的人馬人仰馬翻,可敵人數量實在太多,周圍都是敵軍,幾乎一眼看不到頭,五千人馬豈是一時半刻能夠殺的完的?

雖然李存勖的人馬各個悍勇,但人數實在處於絕對的劣勢,幾番衝殺下來雖然殺了有五百奚族的牧民,己方也損失了近兩百人,按照這個比例傷亡下去的話,李存勖的人馬死完也隻能殺敵兩千餘人,而敵人的人數是五千多,這仗根本沒法打。

夏魯奇拿了一杆沉重的陌刀,陌刀本來是步兵的兵器,是步兵專門對付騎兵用的,由於陌刀的鋒刃很長,足有七尺,而刀柄隻有四尺,鋒刃是利於攻擊的雙刃,整個陌刀足有四十多斤重,力大者一刀砍出可以把敵人連人帶馬砍為兩段。

而夏魯奇正是這種力大無比的人,原來他用的是長槍,後來知道在長槍的造詣上比不上王彥章,所以就從汴梁辭官,來到了李克用麾下,從此改用陌刀,陌刀這種武器無論是馬戰還是步戰威力都很大,但一般的人臂力不夠,不能持久。

夏魯奇雙手持刀,隻用雙腳控製戰馬,陌刀揮舞,很多時候都是把那些牧民連同他們手中的木矛一起砍斷。

趙弘殷也是手中一杆長槍,橫掃直戳威風八麵,加上兩人都有各自的親兵,一時間倒把李存勖給擋在了身後。趙弘殷本是趙將,是趙王王鎔麾下的一個校尉,又一次晉王李存勖被契丹人包圍,趙弘殷帶領三百人馬把李存勖救了出來。

後來趙王王鎔被張文禮所殺,趙弘殷也就投靠了李存勖,李存勖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又佩服他的武勇,這才讓他做自己的一個親兵校尉,後來跟著他南征北戰,現在已經是都尉了。

現在趙弘殷還不過二十出頭,已經做到了晉王的親兵都尉可以說前途不可限量,前提是這一戰不能全軍覆沒,即便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趙弘殷也會奮力衝殺,隻要這一次保著李存勖殺出重圍,以後自己就會更加受器重,一旦李存勖登基稱帝的話,自己就是開國元勳,從龍之臣,封侯拜將光耀門庭都不是夢想。想到這裏,他更賣力的廝殺,殺死一切他麵前的敵人……

李存勖索性把長槍掛在馬鞍旁,摘下一把角弓,專門射那些衣服華麗一些的人,這一下對方的陣型更加散亂。李存勖是聰明人,憑借他多年的征戰經驗可以判斷出敵人中那些是將領,而那些是普通士卒。奚族本就比較貧窮,那些衣飾比較華麗一些的定然是一些小頭目無疑。

這下雖然給敵人造成了很大的混亂,可畢竟不能改變整個戰場的勝敗,加上現在混戰了很長時間,晉軍的戰馬早已經失去了速度優勢,而敵軍卻越戰越多,仿佛怎麼也殺不完,李存勖見己方的人一個個倒下,心中也不由的有些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