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時還不叫瓊林宴,不過招待新科進士的宴會也是有的。宴會的主辦方是禮部。先是禮部尚書李道宗象征性地說了些場麵話,就將場子交給了手底下的官員,徑自離開了。
尚書大人一走,氣氛慢慢活躍了起來。席間你來我往,觥籌交錯,也有新進學子互不服氣,擺出鬥文的架勢,若不是顧忌場合,估計早就互掐了。
如玉觀察發現,在座的人除了自己和陸康都非富即貴,大家對這種宴會習以為常,應付地遊刃有餘。好在他們都對秦、陸這樣的貧家子弟看不上眼,紛紛對其無視,倒便宜了兩人在一旁躲清閑。
隻是身在人群包圍中的崔神慶對二名好友悠閑的狀態很不滿,頻頻瞪視,卻又無可奈何。忽然,崔神慶心神一動,將魏征要收如玉為義子的消息隱晦的透漏了出來,並對如玉露出挑釁的眼神,引得不少人對這位年輕的進士起了興趣,紛紛上前試探。如玉對崔神慶的行為極其無語,不動聲色地將來人擋回去,跑到陸康的桌上相談甚歡。一時間,陸康的桌上也添了不少人氣。
宴會結束,靜下心來的如玉也在思考,魏征位高權重,沒有必要對身為平民的陌生人如此看重,就算看重,也沒有必要直接收為義子,他到底要做什麼?
突然,如玉想到曆史上的一件事。在魏征死後,魏征所舉薦的侯君集、杜正倫等人謀反,李世民懷疑魏征有結黨之嫌。難道這是真的?魏征真的要結黨?不!不可能,一向正直的魏征怎會結黨,如玉不相信!
如玉清楚,自己已踏上了不歸路,朝廷水深,波詭雲譎,一不小心便屍骨無存,當下首要任務就是好好保護自己,堅決不能讓身份暴露。
終於到了如玉正式拜義父的日子。這天,魏府上下張燈結彩,一派和樂的景象。如玉此時也才知道,義子與改姓、進宗祠的繼子不同,義子隻是一個名分,既不用改姓,也不用進宗祠,義子犯了罪,義父也隨時可以大義滅親。想想當初怕自己連累魏征的話,真是太丟人了,禁不住暗罵一句,“沒文化,真可怕!”
此次觀禮來的人並不多,有同為宰相的房玄齡等人,也有魏征的好友侯君集等人,再有就是門下省的幾名得力幹將,其他的就是魏征的親屬了。人雖然不多,但對於魏府來說,這次宴席已經算奢侈了。原因無他,魏府太窮了!
其實魏征位列宰相,又是當朝國公,要俸祿有俸祿,要封地有封地,不可謂窮。隻是魏征出身寒微,唐朝又講究宗族門閥,魏征一個人要養整個宗族的人,不窮才怪。
魏征是史上有名的諫臣,其夫人裴氏也是曆史上有名的賢內助,有此夫婦做義父義母,如玉感到無比的幸運和榮耀。如玉先向兩位長輩行了大禮,聆聽訓示,接著又拜見了幾位叔伯,然後一一與兄弟姐妹們見禮。
魏征年少漂泊,老來得子,共有四子三女,長子魏叔玉,次子魏叔琬,三子魏叔璘和四子魏叔瑜,還有三個女兒魏叔璣、魏叔珍、魏叔環。隻是孩子們都還小,如玉算是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