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得到了令人矚目的發展。繼莫迪格萊尼——米勒,馬可維茨——夏普的財務革命之後,布萊克——斯科爾斯和詹森——麥克林的期權估值理論和代理學說使這一學科充滿了生機和挑戰,展現出無可限量的發展前途。經過了一個世紀的演變和發展,現代財務管理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係和方法體係。也越來越多地被廣泛運用於公司財務管理的實踐中,並且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
與此同時,財務管理學已成為會計、財務管理乃至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本課程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又有較強的實用性。因此,如何理論聯係實際,引導學生對財務理論問題能深刻理解,對財務分析技能和方法能熟練掌握,已成為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為適應財務管理的發展和教學需要,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我們開展了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改革,為處理好課堂講授與課堂討論、課堂講授與自學等關係,我們組織了相關教師對財務管理教材內容進行了整合與編寫,以滿足教學改革的需要。
在教材編寫順序方麵,因對外投資管理中證券估價方法與後續的籌資、投資管理計算相關,因而需前置外,其餘按財務管理基本理論、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分配管理等順序進行安排,以致力於謀求知識體係的係統性。同時,還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麵的結合:
1.注重前瞻性與基礎性相統一。關注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最新發展,充分吸收現代財務管理領域的最新成果,將期權理論和方法應用到財務管理之中,並對基礎理論進行了精選,突出重點和難點及核心內容。
2.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相統一。在教材編寫中充分考慮教學改革的需要,為了滿足學生討論所需的內容,每章練習部分都附有分析案例。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進一步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致力於培養學生分析財務問題和解決財務問題的專業判斷能力。
3.案例導入與教學內容相統一。每章開頭都有教學引導案例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便於教師授課並啟發學生思考。
4.趣味性與科學性相結合,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
總之,本書力求“實”、“新”與“深”相結合。本書是在廣泛搜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寫的,除了參閱了大量的教材外,還參閱了網絡資料和有關論文資料,有些案例是根據網絡資料進行修改和編輯的。從而盡可能將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與我國的現實情況相結合,盡量為讀者提供一種理財的思路或導向,引導讀者分析理財實務中的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使讀者能學以致用。
本書由彭海穎、葉繼英主編,全書共分十章,程蕾編寫了第一、二(第1、2節)章;彭海穎編寫了第四、七、八章及第二(第3節)章;李剛編寫了第五、九章;馬彥編寫了第三、十章;唐豐收編寫了第六章。最後,由彭海穎、葉繼英對全書進行修改和總纂。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國內外許多財務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對本書的完成極為重要,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限於作者水平,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當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