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幹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70號)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包括接受捐贈、實物投資)或者自製(包括改擴建、安裝)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可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運輸費用結算單據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納稅人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2009年1月1日以後(含1月1日)實際發生,並取得2009年1月1日以後開具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注明的或者依據增值稅扣稅憑證計算的增值稅稅額。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包括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等,房屋、建築物等不動產不屬於抵扣範圍。需要注意的是,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並不是購進(包括接受捐贈、實物投資)或者自製(包括改擴建、安裝)所有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比如,專門用於非應稅項目和免稅項目等的機器設備進項稅額、不動產在建工程進項稅額、納稅人自用消費品的應征消費稅的遊艇、汽車和摩托車等的進項稅額都不得抵扣。
在增值稅新政策下,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首先應弄清楚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範圍,確保新購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能夠抵扣。同時,按照企業繳納增值稅的數額,合理安排設備購進時間,使設備所含的進項稅額能及時得到抵扣。
(二)汽車產業的數據看點
統計資料顯示,從2001年開始,我國的汽車產量由200萬輛迅速攀升到2008年的接近千萬輛大關,年均增長速度高達20%。2007年我國汽車工業總產值達15556.2億元,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5%左右。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2008年我國汽車產銷結束了連年高速增長的勢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前不久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汽車產量和銷量增幅雙雙回落,同比增長5.21%和6.70%,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16.81個百分點和15.14個百分點。行業經濟效益增速下滑明顯,全國19家汽車重點企業利潤出現了負增長。
(三)汽車產業的規劃亮點
培育汽車消費市場。2009年國產汽車銷量要力爭超過1000萬輛,未來3年每年平均增長10%。
推進汽車產業重組。國家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進行兼並重組,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幹企業通過兼並重組擴大規模。
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今後3年中央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
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中央財政安排補貼資金,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在大中城市示範推廣。
支持汽車生產企業發展自主品牌,加快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發展現代汽車服務業,完善汽車消費信貸。
(四)汽車產業的現行稅收政策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係列稅收政策,著力於培育汽車消費市場、引導和推動汽車產業重組、支持企業自足創新等,為汽車產業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培育汽車消費市場方麵,從2009年1月20日——12月31日,國家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車輛購置稅的法定稅率為10%,國家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征5個百分點的車輛購置稅,刺激了小排量汽車的生產和消費。從2009年3月1日——12月31日,國家安排50億元,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同時,國家增加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並清理取消限購汽車的不合理規定。
在推進汽車產業重組方麵,企業兼並重組時涉及的稅收主要包括企業所得稅、契稅,如果發生存貨、設備等出售的,還會涉及增值稅等,稅收處理上比較複雜。
企業所得稅:由於《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2008年1月1日前實施的絕大部分關於企業兼並重組的稅收政策已經停止執行,企業兼並重組應按《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及2008年1月1日後發布的政策進行稅收處理。《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五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在重組過程中,應當在交易發生時確認有關資產的轉讓所得或者損失,相關資產應當按照交易價格重新確定計稅基礎。上述規定僅是一般性原則,缺乏可操作性。目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正在製定關於企業重組與清算的所得稅處理辦法,以具體明確企業法律形式改變、資本結構調整、整體資產轉讓、整體資產置換、合並、分立等重組活動中的稅務處理辦法,企業應給予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