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九說服不僅是嘴上功夫,還需“禮”上能力
說服是對人內心的征服。懂得說服的人也是懂得禮儀的人。很多人認為說服隻要牙尖嘴利,能用道理駁倒對方就是勝利。其實說服不僅僅需要你嘴上功夫,更需要你“禮”上有能力。因為有“禮”有節才能成功說服別人。
1.微笑就是說服力
說服他人要“活動開”麵部表情,要“打掃淨”內心世界——不能不笑,不能不誠。
微笑能建立信任,微笑是友好意願的信號,隻要你說服時露出如沐春風般的笑容,你的說服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要說服他人,就要與他人麵談。你在說服的過程中,不要以為氣勢與道理壓倒人就是說服的成功。當你打算說服某人時,應該考慮怎樣談才能使對方感興趣,怎樣說服才能使對方信服。為此,你必須根據對方的各種反饋來調整自己說服的方式和內容。但不管怎樣,禮儀是最為重要的,沒有好的說服禮儀,你的道理再明了,你的口才再無以倫比也難以讓人信服。
在說服之前,肯定要做一番自我介紹,這就需要適度。有人喜歡先做一番自我貶低式的介紹,以示謙虛和恭敬,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人家招聘的,是有才幹、有能力的人。你既然什麼都不行,人家也就不屑一談了。當然,你也要避免一開始就炫耀自己的博學多才,這樣會顯得鋒芒畢露,令人生畏,還會給人以誇誇其談、華而不實的感覺。隻有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介紹自己,才能給人以誠實、坦率的第一印象。
當然從禮儀上去分析,最重要的是說服人要麵帶微笑。
因為微笑能給對方留下誠實可信的印象,這樣有利於以後雙方的言語交談,成功說服他人。
在紐約一位婦女舉行的一次宴會上,這位婦女繼承了一大筆家庭遺產,她渴望給所有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她拿自己的財產買貂皮、鑽石和珠寶,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珠光寶氣。除此之外,她為了說服他人,證明自己不僅僅是一位可靠的繼承者,更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強人,便開始了她的開場白:先生們,女士們,你們的到來讓這兒蓬蓽生輝,希望我們能用愉悅的心情享受這樣一個美好和激動人心的夜晚,從我繼承了家庭遺產後,我會再接再勵不負家人所托,用這筆錢去開創更大的事業,希望在座的各位能用你們的行動你們的愛心支持我。
從詞句上去分析,這段話的確說得還不錯,但她不注意自己臉部易於激動和自私的表情,像一位冷麵殺手快速的把話說完,她不懂得女人的臉部表情比她的服飾更重要,其結果是所有的賓客以稀落的掌聲做回應。
宴會結束後,大家悻悻而去。這位婦女太看重外表的華麗給人留下的印象,卻不懂得真誠的微笑遠遠勝於外表的珠光寶氣。要知道,隻有發自內心的微笑才能給人留下永恒的記憶。
紐約一家大商店的負責人說:我們商店招聘時,寧願招一個沒有大學畢業的但麵帶甜蜜微笑的姑娘,也不願招一個愁眉苦臉的哲學博士。
當然要做到常常麵帶微笑,時時微笑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畢竟我們很多時候受到心情的影響,實在笑不出來,那怎麼辦?
首先,我們必須迫使自己笑。如果就您一個人,那就先開始吹吹口哨或哼哼歌曲。用這種方法控製自己,仿佛您很幸福,於是您就真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人了。已故的哈佛大學詹姆斯教授說過:“似乎行動隨感情而生,其實行動和感情是互相聯係的。在很大程度上控製行動的是意誌而不是感情,我們可以間接地調節非意誌決定的感情,那麼,為使人感到精神振作,您必須表現出精神振作的樣子。”
如果你按照上麵方法做了,你將會受到熱情接待。
著名的魔術師霍瓦特·土斯頓,40年裏走遍了全球。他的魔術令觀眾目瞪口呆,將邁6000萬觀眾看過他表演,他掙了近2000萬美元。
當有人請求土斯頓披露他成功的秘密時,他說,魔術書有上百種,人們讀的書並不比他少。但是,土斯頓有兩個常人沒有的優勢:第一,他善於在台上表演,他的說服不僅僅靠語言,更靠的是表演天分,而且他那麵帶微笑的臉也成了他的經典說服“工具”,他深知人的本性,他的每一個手勢、語調、微笑都經過了詳細的研究。第二,土斯頓對人們真正感興趣。有不吸引人的總是看著觀眾,心裏暗自想著:“來的都是些頭腦簡單的人。我隨便玩弄他們。”土斯頓完全持另一種觀點,他每次出場,用他自己的話講,都這樣對自己說:“我感謝這些來看我演出的人。靠他們的幫助,我的生活才有了保障。我應盡量為他們表演好。”
當你就某事試圖說服他人時,請記住,微笑能增加你的說服力,微笑能增加你的麵值,微笑是不用花錢的麵部表情,但卻是說服最有力的一大“玄機”。
2.憑道理不憑道術,憑仁德不憑武力
說服也有“禮”道,憑道理服人,服人心,人家會服你一輩子還對你感激不盡;憑道術服人,服一時,其手段的可卑終究會讓人嗤之以鼻;憑仁德服人服大眾,受萬人誠服而愛戴;憑武力服人服小民,逞一時之能而受萬人辱罵。
中國人處世為人,之所以提倡誠,就是要求謹慎持守道德。舍己為人,虧己利人,薄己厚人,損己益人,把握著這幾項基本觀念,人們就會對你心悅誠服。
老子曾說過:盡力照顧別人,我自己也就更加充實;盡力給予別人,我自己反而更加豐富。這就需要至誠,以最完美的德來輔佐這個最崇高的誠,使它感人至深。他人有恩德於我,雖是一碗飯的施舍,也不能忘記;我有恩德於他人,雖是救死之恩也不能企望報答,也不能向他人提及。這也就是古代聖人所說的“施恩德於人不望回報,受到他人施的恩惠千萬不能忘記”的道理。
讓人信服的關鍵是:憑道理不憑道術,憑仁德不憑武力。依仗武力借助仁義而稱霸天下的人,稱霸就必須有很強大的國力;依仗道德施行仁義而稱王天下的人,稱王不一定要有強大的國力。譬如商湯王隻憑借方圓七十裏的土地就統一了天下,周文王隻憑借方圓百裏的土地靠的就是道德仁義啊!依恃武力而降服人們,人們不是出於內心的真正歸服,而是力量不足以反抗,迫不得已;憑借道德使人們歸服,人們會出自內心的佩服而心悅誠服,就同孔門七十二大弟子拜服孔子一樣。《詩經》中說:“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沒有不心悅誠服的。”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以道德服人的人,就是要修養自己的道德,使人們都服從你罷了。修養自己而使內心聖達的人,以聖德光耀天下,使人們都仰慕他尊敬他。但這還不夠。孟子所說的服人道理,除了“以德”之外,還要有“行仁”來緊緊跟著。也就是說,僅僅立自己的德還是不夠的,還要行仁義於天下,也就是說要有愛人、利人、濟人、救人、立人、達人這樣的道德。
說服也一樣,當強者麵對弱者時,最重要的是用道德服人而不是用強者的盛氣淩人去壓人,特別是處理上下級關係時,更需要明白這個道理。上司畢竟是上司,地位的不同就決定著權力的差別。領導有理有據的讓員工心服口服去工作,員工會尊重你,若是領導以個人的權威來壓服你的員工,難免他們會背後會口服心不服。
下麵請看陳毅同誌說服一個私營工商業者的故事。
解放初期的一天,陳毅市長到一家紡織廠裏,他笑著說:“老板,我冒昧來訪,歡迎不?”
這位老板正為一件事發愁,便發起牢騷來:“陳市長,今天工會又來要我廢除‘抄身製’。不當家不知柴火貴。工人下班有抄身婆搜身,還經常丟紗呢,如果取消抄身製度,紗廠不被偷光才怪呢!”
陳毅品了口茶,不緊不慢地說:“要說辦工廠、買機器,我要拜你為師。因我隻當過工人,沒有經營過工廠嘛!要說管理工人,教育工人,你要向我學習哩!我參加了革命,就一直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在這方麵我可以給你當參謀,還帶‘長’呢!你倒是要我這參謀,還是不要?”
經理連聲說:“要,要,請您快說。”
“我在法國當過工人。那個工廠大得很,老板也比你厲害得多。廠子四周築起高牆,拉上電網,還雇了一大幫帶槍的警察,對每個下班的工人,從頭搜到腳,那過細的勁頭,身上硬是連是一根釘也藏不住。但結果呢?原料、零件還是大量丟失,為什麼呢?老板把工人隻當成會說話的工具,勞動很重,工資很少,工人實在無法養家糊口,工廠賺了錢對工人毫無好處,他們為什麼不拿呢?現在不同!工人翻身當了主人了,他們懂得生產經營搞得好,新中國才能富強起來,工人才能改善待遇。你們雖是私營企業,但也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一樣可以有利於國、有利於民。所以,以我之見,你應該在紡織業帶頭,用我的辦法試試看,廢除抄身製,關心工人利益,待工人如朋友,如弟兄,有困難多與他們商量著辦。我相信眼前的困難會克服的。”
經理聽了連連點頭:“想想是有些道理。”第二天,他就主動找工會研究,決定廢除抄身製。
陳毅同誌一番話,使資本家奉若神明的“抄身製”取消了,足見勸說有術,言之有力,這正是以理說服人的威力。
3.走近對方,做他的知心人
許多人不能說服別人,是因為他不仔細研究對方,不懂得用適當的說服方式表達就急忙下結論,還以為“一眼看穿了別人”。這就像那些粗心的醫生,對病人病情不了解就開了藥方,不僅藥到病未除,反而大有害處。
語言溝通的最高境界是什麼?不是口若懸河,也非出口成章,而是成功的說服別人。當然說服不僅僅是耍嘴皮子,最關鍵的是在行動與語言上都讓人心悅誠服。說服好比打仗,對方是你要征服的“敵手”,你要想盡一切辦法使它降服,而且是讓對方心服口服,這就要細心研究揣摩對方了。正是《孫子兵法》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一、了解對方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對接受他人意見的方式和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性格急躁的人,還是性格穩重的人;是自負又胸無點墨的人,還是有真才實學又很謙虛的人。在接受說服人的方式上是不同的。掌握了對方的性格,就可以按照他的性格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說服。
二、了解對方的長處
一個人的長處就是他比較熟悉、比較了解、比較易理解的領域。如有人對部隊生活熟悉,有人對農村生活比較熟悉,有人擅長於文藝,有人擅長於語言,有人擅長於交際,有人擅長於計算等。在說服人的時候,要從對方的長處入手。第一,能和他談到一起去;第二,在他所擅長的領域裏,談論起來他容易理解,便容易說服他;第三,能將他的長處作為說服他的一個有利條件,如一個伶牙俐齒、善於交際的人,在分配他做供銷工作時可以說:“你在這方麵比別人具有難得的才能,這是發揮你潛能的一個最好機會”。這樣談既有理有據,又能表明領導者對他的信任,還能引起他對新工作的興趣。
三、了解對方的興趣
有人喜歡繪畫,有人喜歡音樂,還有人喜歡下棋、養鳥、集郵、書法、寫作等,人人都基本上喜歡從事和談論其最感興趣的事物。從這裏入手,打開他的“話匣子”,再對他進行說服,便較容易達到說服的目的。
四、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
一個人堅持一種想法,絕不是偶然的,他必定有自己的理由,而且他講的道理一般都符合國家政策、集體的利益或人之常情。但這常常不是他的真實想法,他的真實想法怕拿出來被人瞧不起或被誤解,難於啟齒。如果領導者能真正了解他的“苦衷”,就能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五、了解對方當時的情緒
一般說,影響對方情緒的因素有:一是談話前對方因其他事所造成的心緒仍在起作用;二是談話當時對方的注意力正集中在哪裏;三是對說服者的看法和態度。所以,說服者在開始說服之前,要設法了解被說服者當時的思想動態和情緒,這對說服的成敗,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