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社區報》運營模式探析
互聯網出現後,業界一度唱衰報紙,甚至預測報紙會在未來幾十年消亡。隨著社區報的發展,報界似乎看到了一線曙光,認為社區報會是未來報紙的發展趨勢。但傳統的報業運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網絡帶來的變化。網絡使得世界再次“部落化”,但這種“部落化”是以社群為基礎的,如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傳統的社區報應該怎麼搭上網絡這趟快車呢?下麵,筆者用SoLoMo模式來探析《華西社區報》的發展之路。
1.建構社區社交平台,提升社區滲透率
建構社區社交平台是為了提升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目前《華西社區報》對於社區的報道不夠,而社區居民對該報紙也沒有形成認同感,報紙對社區的滲透率不高。滲透率,是指某一商品的使用者在目標群體中所占的比例,雖然《華西社區報》每期都免費發放到居民區,但是真正讀的人很少,原因是大家很難看到和自己相關的信息。《華西社區報》已經擁有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但受眾隻是被動地接收信息,參與度不高,報社也無法獲得及時反饋。現在是一個網絡社交社會,每個人都有在網絡上發言的衝動。《華西社區報》可以建立一個讓大家都能參與的社交平台,比如在微信公眾平台設立社群板塊,如《羅輯思維》一樣設置交流板塊,讓社員在微信群裏自由交談,甚至社員自己發起活動。這樣,社區居民既能相互交流,還可提升大家對社區報的認同度,加深社區報對社區的滲透。
2.網絡社群時代新商機:SoLoMo+O2O
當人們以群體的形式存在,商機也就出現了。互聯網時代,線上往往是線下交易的前台,阿裏巴巴、騰訊等早就嗅到網絡的商機。社交平台使得人們集聚在網絡世界中,如果《華西社區報》能夠建立一個供大家交流的社交平台,便可能產生新的商業模式。《華西社區報》可以和商家合作,甚至人人都可以成為商家。利用《華西社區報》的平台,大家可以在這裏促成交易,例如《華西社區報》可以每天在微信公眾號裏推送團購信息。由於微信公眾號集聚了大量成員,所以對於發布團購信息的商家而言就是商機,而社區報在推送團購信息時可以采用競價的方式排列推送信息的順序,這便為《華西社區報》增加了一個盈利項目。
注釋:
①【英】丹尼斯·麥奎爾:《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頁
②周洪波:《滲透率:社區報生存發展的法寶》,《新聞實踐》,2012年第3期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