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海盜的寶藏(1 / 3)

一 海盜的寶藏

黑薩姆的寶藏

1717年。春天。

“維達”號——一艘裝備精良的大商船,緩緩駛離牙買加口岸,踏上了返回歐洲的漫長歸程。幾天前,“維達”號抵達牙買加時,船上承載的還是一群髒亂困乏的黑奴,如今全都換成了沉甸甸的珠寶與黃金。

風平浪靜。前方就是古巴海域了。

一艘小船似乎在向“維達”號靠近,不過此處並非海盜雲集之地,因而船長對此沒太在意。小船越來越近了。是一艘單桅帆船。船頭一麵黑色艦旗被風吹得呼啦作響,旗上赫然畫著一隻白森森的骷髏頭和兩根白骨!是海盜!!還未等船員們各就各位,海盜的炮火已經如雷雨般猛砸過來。“維達”號更是亂作一團,幾乎沒作多少反抗,船長就被迫舉起了白旗。

“海盜王子”黑薩姆

“維達”號的新船長是年輕的薩姆·貝爾拉密,外號“黑薩姆”。

在加勒比海,他被譽為“海盜王子”,這或許是因為他對待自己的受害者非常慷慨。有一次,他占領了一艘船,幾天後,發現船的速度不盡如意,不適合用作海盜船,於是就將船物歸原主。

就像其他的許多海盜一樣,黑薩姆的身世籠罩著傳奇的色彩。據說,他出生於英格蘭南部的戴維恩希爾州。18世紀初,少年薩姆大膽豪放,熱愛冒險。他隻身來到新大陸尋求自己的夢想,不久就加入了英國商貿緝捕艦隊,專門追捕、截獲對手國——西班牙的大商船。

1715年,薩姆住在科德角。正是那一年,一場罕見的颶風暴席卷過加勒比海域,至少12艘滿載黃金珠寶的西班牙大商船葬身海底。知情人都知道,任何一艘沉船上的珠寶都能讓一個窮光蛋一夜之間成為巨富,因此,無數雙眼睛盯緊了這個發財的機會,黑薩姆也不例外。他說服了當地的一個叫帕爾格瑞夫·威廉姆士的金匠,出資購備了一條探險船,出海尋找失落的黃金珠寶。然而,他們並沒那麼幸運。幾經搜尋,卻沒有結果,探險船巡遊至巴哈馬群島時,黑薩姆與合夥人決定,不再耗時間在沉沒的財寶上,而是追蹤大多數人追蹤的海麵上的財寶。他們自稱這是探險事業的延續,而事實上,他們加入了海盜的行列。

黑薩姆顯然具備領導的天分。他很快就被推舉為一艘單桅海盜船——“伯斯特立恩”號的船長,不久,又攫取為“瑪麗安娜”號的頭兒。而他的樣子也的確像那麼回事。

據說,他英俊瀟灑,總是一襲深色的天鵝絨外套,蓄得長長的黑發用黑絲帶在腦後束成一把,腰間別著4把從不離身的手槍。

黑薩姆的小艦隊大膽而且幸運,據說僅一年多時間,他們就在加勒比海域劫掠了50多艘船隻。而其中最大的收獲,當然是“維達”號:象牙、染料、糖、珠寶、金條,還有不計其數的西班牙銀幣。不過,對於黑薩姆來說,除了一船的金銀財寶,“維達”號本身就是頭等的戰利品:寬敞的船身、一流的裝備,比起他們的單桅船可氣派多了。於是,他們從自己的船上又搬來10門大炮(加上原有的裝備,共28門大炮),將“維達”號作為新的旗艦。

“維達”號上的鑄幣與黃金

截獲“維達”號之後,黑薩姆帶領他的5隻船繼續北上,前去科德角,探望心愛的情人。

4月26日,薩姆從科德角再次啟程。他的艦隊兵分2路,威廉姆士帶著2艘船離開艦隊,黑薩姆則帶著“維達”號、“瑪麗安娜”號和另一艘船繼續前行。

誰也沒料到,一場暴風雨在等著他們。威廉姆士離開不久,天氣驟然變壞,暴雨傾盆,風速達到70MPH。海浪將“維達”號和“瑪麗安娜”號掀到距海岸100碼的硬石灘上,船擱淺了。船上的人們還未來得及逃生,“維達”號就斷成兩截,迅速沉入海底。“維達”號上146名船員僅有2人逃回了岸邊。黑薩姆卻不在其中。

尋找“維達”號

貝瑞·克利福德還是個孩子時,就從叔叔比爾那裏聽到許多有關科德角海域上海盜沉船的故事。叔叔告訴克利福德,許多無價之寶靜靜地埋藏在神秘的海底,隻有那些幸運和勇敢的人才能得到它……

克利福德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親自揭開這個海盜沉船之謎。1982年,克利福德參加一次海難援救時,找到了一位投資者,他開始籌建探險隊,展開勘測沉船工作。

開始項目進行得並不順利,將近兩年,他們一無所獲,而資金卻即將耗盡。

1984年的一天,一名潛水隊員被一塊突起物絆倒,突起物被蹭去厚厚泥沙後,露出一段發鏽的金屬,那是一門大炮!同時還發現了一枚鏽黑的標著“1684年”的鑄幣!1985年,當克利福德和他的探險隊發現了刻有“維達號1716”的船鍾時,他意識到,兒時的童話成真了!從此勘測“維達”號正式成為官方項目。

此後,不斷有新的發現:數千枚西班牙鑄幣、大炮、航海工具、用來磨刀劍的砂輪、手槍、餐具等等,然而這些都遠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他們還沒能發現船體本身。

直到幾年之後的一個夏天,7月中旬的一天,在離海岸1/4英裏、水下25英尺處,克利福德和隊員發現了一條木質梁。當他們鏟除上麵淤積的沙土後,“維達”號的船體終於展現眼前。這一發現意味著:發現整個寶藏指日可待。盡管“維達”號作為海盜船的時間並不太長,僅僅幾個星期,但它卻是惟一被驗證的海盜沉船。

根據當年沉船生還者的描述,“維達”號上滿載著金條與銀幣。一些曆史學家估計這批寶藏價值上億。但克利福德堅持:“不變賣任何寶藏,它們隻屬於‘維達號’研究中心的收藏品。”

不僅僅是寶藏

克利福德探險隊的發現,不僅僅是價值連城的寶藏,這些沉寂百年的鑄幣、器具同樣是藝術品,對曆史研究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船鍾

這是勘測中最有價值的發現,它證明這些殘片的確來自黑薩姆的舊旗艦。船鍾是1985年9月被發掘出來的,上麵刻著“維達號1716”。

根據船鍾在船上的擺放位置,一些專家推測,黑薩姆與當時大多數海盜船長一樣,傾向共和黨派。船鍾是權利象征,通常會掛在船尾——船長休息室裏,而共和黨傾向的海盜船長們,卻願意將它擺放在船員的活動場所。

黃金與鑄幣

傳說中,“維達”號載有5噸重的銀幣與金條。 克利福德在發現船身前,已經找回大量的金條和2000多枚鑄幣。大部分鑄幣是西班牙銀幣,也有些是西班牙金幣。看起來,其中多數金幣是在墨西哥鑄造的,還有一些則來自秘魯。

專家推測,如果後者真的來自秘魯,那將具有特別的價值,因為這些金幣很可能是用印加金器物重熔鑄造而成的,被黑薩姆截獲時,正在運返西班牙的途中。

珠寶

在“維達”號遺船內發掘出的珠寶大都來自非洲,因為在黑薩姆截獲它之前曾是一艘販運奴隸的商船。專家發現一些大塊的寶石被砍成小塊,這表明,海盜們的確想要公平地分配他們的戰利品。

基德的寶藏

威廉·基德?穴1645~1701年?雪又名“船長基德”,是17世紀英國劫掠船船長,半神話式的海盜,是《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上記載的屈指可數的海盜之一。在英國各個時期的文學作品中,他以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海盜之一著稱。有關他藏寶的若幹小說中,有一本是著名作家埃德加·愛倫·坡的《金臭蟲》。

基德1645年生於英國格裏諾克,年輕時便航行在海上,1689年後成為英國合法的劫掠船長和紐約州的船主。在大英殖民地紐約州和馬薩諸塞州生活期間,他多次受命驅逐沿海法國人的私掠船。1695年英國國王吉爾勞斯三世委派他前往紅海和印度洋搜捕騷擾東印度公司船隻的私掠船,盡力逮住當時聲名狼藉的海盜托馬斯·韋克、約翰·艾爾蘭等。翌年2月27日,基德駕駛一艘大型三桅戰艦“文迫文特·加利”號(意即“冒險戰艦”號)從美洲德特福德出航駛往南非好望角,在海盜頻繁出沒的東非海岸遊弋了數月,始終沒有碰上一艘海盜船。據說,海盜早已通過內線聞風而逃了。基德光榮凱旋的夢幻破滅了,他和那些醉心冒險的船員逐漸喪失了道德觀。基德變得暴躁易怒,轉而進行劫掠活動,並在一次發怒爭吵中將炮手長威廉·穆爾打成重傷致死。

1697年9月,基德強行搶走摩爾人的船貨,意外地滿足了他們強烈而潛在的海盜欲望。從此,基德開始走向深淵。同年11月,基德又搶走“拉梅坦”號船上的珍寶。隨後,又霸占了一艘載有價值400萬英鎊珠寶的大船“凱達格·梅爾尚”號,鑿沉了已不能遠航的“冒險”號。1698年10月,他駕駛“凱達格·梅爾尚”號返回美洲途中,在大西洋上一個名叫安提瓜的小島停留,船員們都上岸尋歡作樂去了,惟有基德留在小島上。據說為防止他的贓物被盜,他到附近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將財寶埋進很深的洞穴,然後又把洞口封得嚴嚴實實,清掃了一切痕跡。

這時,基德已經50餘歲了,他得悉自己已被海軍法庭指控為海盜,犯有“武裝越貨”罪,這在當時是要處死的。他決心結束海盜生涯,依靠美國的一幫船東為他開脫,交出一筆巨款,或許就可以免遭懲罰。於是,他依然駕駛“凱達格·梅爾尚”號繼續朝美洲行駛。在伊斯帕尼奧拉島,他拋下“凱達格·梅爾尚”號,新買了一條船——“安東尼奧”號駛往紐約城。到了美國後,他同波士頓一位富有的孀婦結了婚,並定居紐約城。他用重金買了一個爵位,從此化名叫史蒂文森伯爵。這位伯爵的財產對外界來說始終是個謎,因為他是紐約市惟一可以在銀行中無限透支的儲戶。他的舞廳是紐約城最典雅華麗的交際場所。當時,誰能收到他們夫婦的一張舞會請柬,就標誌著這個人在社交界獲得了成功。誰知,好景不長,基德原來的船東後台再也不願冒險為他開脫,轉而反戈一擊,指責他犯下彌天大罪,給基德當頭一棒。更使他目瞪口呆的是,在他企圖勸說當時紐約殖民地總督貝洛蒙伯爵為他辯解時,不但遭到拒絕,而且被貝洛蒙逮捕後押送英國受審,在牢裏關了兩年多。1701年5月8日至9日,基德被指控殺害穆爾和進行過5次劫掠,宣告有罪。在審判中,有關兩起劫掠案的重要證據被隱瞞了,後來基德和另外9名船員被倫敦奧德貝萊法庭判處絞刑。盡管基德三番五次提出抗議,甚至開出這樣的價碼:“我知道在什麼地方有一筆巨寶。給我一條生路,我就講出藏財寶的地方。”但這一切早已無濟於事了。5月23日,一輛黑色的囚車駛入倫敦中心廣場中央的刑台前,裏麵走出伯爵和兩名劊子手。伯爵的胸前掛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海盜基德。在眾目睽睽之下,劊子手將絞索套上了他的頭頸。隨著執行官一擺手,這個臭名遠揚的海盜船長被絞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