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庚子往事(2 / 2)

“這就是在國際曆史上有名的庚子退款,咱們國內的書上當然沒寫,因為曆史是為統治者服務的。但是曆史事實的確是退換了接近三分之一的退款,這是不爭的事實。”我最後說明。

“那麼這個庚子款獎學金是怎麼個情況?”唐雲馨明白了庚子退款繼續問我。

“其實庚子款獎學金和庚子退款是密不可分的。”我如實回答。

“我似乎是從我曾祖父的日記中見到過這樣的描述,有一個庚子獎學金的事情。”唐雲馨回憶說。

當年的唐金雲可是庚子賠款獎學金的主要受益人之一,所以才會在日記中有這麼技術,我對唐雲馨說:“沒錯,這件事情因為和兩家的祖上聯係非常的緊密,所以多多少少的都會有人記下來。說起庚子獎學金,其實應該叫庚子退款獎學金。”

我慢慢地解釋說:“還記得我剛才所得那位叫做梁成的人嗎,當時就是他爭取的,在爭取庚子退款的同事,也為中國爭取來了一個獎學金。當時梁成是作為清政府的駐美公使提出來的,進行了很大的努力。”

在清政府最後的幾年間,也就是20世紀初期的時候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愛德蒙?詹姆士送呈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一份備忘錄,要求美國政府加速吸引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去。同年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到白宮進謁羅斯福總統。他建議總統將中國清政府的庚子賠款退還一部分,專門開辦和津貼在中國的學校。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明恩溥發表《今日的中國和美國》一書,他在書中指出,應該多讓一些中國知識分子去美國留學。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動、鼓吹下,羅斯福給國會提出了一個國情谘文,指出:“我國宜實力幫助中國厲行教育,使此巨數之國民能以漸融洽於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導學生來美,入我國大學及其它高等學社,使修業成器,偉然成才,諒我國教育界必能體此美意,同力合德,讚助國家成斯盛舉。”

在1908年,美國國會通過羅斯福的諮文。同年7月,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向中國政府正式聲明,將美國所得“庚子賠款”的半數退還給中國,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留下的那部分“實應賠償”,內容包括美國出兵中國的軍費賠償及美在華商人與傳教士的損失賠償。

“這就是中國得到的第一筆庚子退款,也是庚子獎學金的開始。”我解釋到這裏基本就能明白了。

唐雲馨似乎對這種退款方式很感興趣就問我:“那麼說美國人是一番好意了?”

我苦笑著說:“好意,你相信當時的帝國主義列強會對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有好意?何況當時的中國正處在被列強完全的瓜分中,當時國國力才是一切,積貧積弱的中國式換不來列強的好意和同情的。”

美國伊裏諾大學校長詹姆士在1906年給羅斯福的一份備忘錄中直接赤裸裸的聲稱:“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於這方麵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獲。”“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因此他敦促美國政府采取措施通過吸引中國留學生來造就一批為美國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的新的領袖。

唐雲馨點頭說:“我明白了,這是最為典型的奴役政策,就像是當年英國人在印度實行統治的那種狀況。”

“沒錯,當時英國人為了更好地統治印度,就在印度的高等家庭尤其是當時的土邦的貴族們中間選取了很多的孩子到英國本土留學。然後這批印度土邦的貴族子弟在英國接受了全盤的英式教育,然後回到了印度。在印度他們有家族的巨大的聲望財富和權力,同時又有英式的思維,所以很利於英國人對印度當地的統治。”

唐雲馨笑著說:“我聽說當時英國了為了讓基層的百姓更能順從英國人的統治,縣一高讓用印度人變得傻乎乎的,還特地製定了一份英文教材。據說這份英文教材相當的難懂,就算是英國人自己都很難弄懂,這是故意讓印度人學壞了腦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