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步 堅定的行動排除萬難
要成就事業,必須學會成竹在胸,使你的正確決斷,堅定、穩固得像山嶽一樣。情感意氣的波浪不能震蕩它,別人的反對意見以及種種外界的侵襲,都不能打動它。敏捷、堅毅、決斷的力量,是一切力量中的力量。假使你一生沒有養成敏捷堅毅的決斷的能力,那你的一生,將如一葉漂蕩海中的孤舟。你的生命之舟,將永遠漂泊,永遠不能靠岸。你的生命之舟,將時時刻刻,都在暴風猛浪的襲擊中。
用立即行動對付拖拉
拖拉的毛病
有個朋友問一位做事拖拉的人一天的活是怎麼幹完的。這個人說“那很簡單,我把它當作昨天的活。”拖遝豈止是昨天的活今天來幹?《韋氏新世界英語詞典》給“拖遝”下的定義是:“把(不愉快或成為負擔的)事情推遲到將來做;特別是習慣性這樣做。”如果你是個辦事拖拉的人,你大概在浪費大量的寶貴時間。這種人花許多時間思考要做的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找借口推遲行動,又為沒有完成任務而悔恨。在這段時間裏,其實他們本來能完成任務而且應轉入下一個工作了。
有幾個辦法可以有效對付拖拉的作風:
(一)確定一項任務是否非做不可時,我們感覺到一項任務不重要,於是做起來就拖拖拉拉。如果這項任務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好了,而不是拖延然後又後悔。有效分配時間的重要一環,是把可有可無的任務取消掉。應該從你的日程表中清除亂糟糟的東西。
(二)把任務委托給其他人。有時候,任務是能完成的,但是你不喜歡做。你不願意或許與你的個性或專長有關。如果你把任務委托給一個更適合做、更樂意做的人,你和他就都成了贏家。
(三)弄清楚有什麼好處,然後行動起來。我們往往因為看不到完成一項不愉快任務有什麼好處而拖拖拉拉。也就是說,我們做這項任務時付出的代價似乎高於做完之後得到的好處。應付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是從你的目標與理想的角度分析這個任務。如果你有個重大目標,那你就比較容易拿出幹勁去完成有助於你達到目標的任務。
(四)養成好習慣。許多人的拖遝已經成了習慣。對於這些人,要完成一項任務的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們放棄這個消極的工作模式。如果你有這個毛病,你就要重新訓練自己。用好習慣來取代拖遝的壞習慣。每當你發現自己又有拖遝的傾向時,靜下心來想一想,確定你的行動方向,然後再給自己提一個問題:“我最快能在什麼時候完成這個任務?”定出一個最後期限,然後努力遵守。漸漸地,你的工作模式就會發生變化。
可憐的毛驢
一個人易犯的大錯,就是怕犯錯。猶豫不決是避免責任與犯錯的一種“方法”,它有一個謬誤的前提:不作決定,不會犯錯。希望做到至善至美的人,特別懼怕犯錯;他從沒犯過錯,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完善,如果他對不起這幅完善的圖像,強勁的自我就會被擊得粉碎,因此,他認為作決定是生死攸關的事情。
另一個方法是:找一個現成的代罪羔羊。使用第二種方法的人會倉促地作決定,但他所作的決定大都不成熟,而且一定半途而廢。這種人所作的決定不會給他帶來困擾,因為他是完美的,任何情況下他都不會出紕漏,因此,何必考慮事實與結果?隻要自己相信那是別人的錯。要是他的決定出了錯,反正他還是同樣能保有他原來的假想。
顯而易見,這兩類型的人都錯了,第一類型的人根本做不了事情,因為他一點兒也沒有行動。第二類型的人時常在衝動與考慮欠周的行動之間自尋麻煩,總而言之,采用“猶豫不決”的方法是毀滅你內心自我的原凶。
一份分析2500名嚐到敗績的男女的報告顯示了,遲疑不決幾乎高居31種失敗原因的榜首。決心的反麵即是拖延,拖延是每一個人必須切實地征服的公敵。
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已經做好準備,可以開始將書中描述的原理定則付諸行動,於是你就有機會考驗一下自己快速下達堅定不移決心的能力。
一份分析數百名百萬富翁的報告顯示,這其中每一個人都有迅速下定決心的習慣,而且改變初衷的時候會慢慢來。累積財富失敗的人則毫無例外,遇事遲疑不決、猶豫再三,就算是終於下了決心,也是推三阻四拖泥帶水,一點兒也不幹脆利落,而且又習於朝令夕改,一日數變。該作決定的時候怎麼辦?要決定的事,簡單的如今天該穿什麼衣服,到哪兒吃午飯。慎重的,譬如要不要辭職等,你是不是既作決定,就按部就班接著下去?還是過分擔憂會有什麼後果?
由於恐懼自主,恐懼批評,恐懼改變,遲遲不能決定,而愈是猶豫就愈恐懼。人產生猶豫的緣故十之八九是因為有某種恐懼感。
為了怕別人笑,最單純的事也可以反複思索數小時。能買那條紅緞的床罩嗎?下班後要不要去喝一杯?請人家吃飯該做牛肉還是茄子?要是做了牛肉,絕不會說我小氣。茄子好像太小家子氣,而且……
再者是恐懼別人把你定型為某一類的人。這種情形大致算是一種自我封閉的恐懼。自以為決定做一件事就表示其他的事你都不能做,一輩子隻限於一個範圍之內。例如,體育好的頭腦就不行;隻可能語文好或數學好,不可能兩者都好;或不可能同時喜歡古典音樂和搖滾樂。
頭腦好有才氣的人多半有這種困擾。如有位書讀得不錯的女孩,不知道該學醫還是學聲樂,為了考慮好,就暫時做些雜工作,一做就是五年,仍決定不了。最後是讀了醫,但是,白白浪費了五年時間,如果讀醫或學聲樂,都該有點成績了。
恐懼、後悔、效率差都和缺乏決斷力有連帶關係。先耗了時間和精神去想該不該去這麼做,又要耗時間和精神去想要不要那樣做。心情整日被這些事壓得沉重了,人也變得鬱悶無趣。可能因為拿不定主意而愛聽別人的意見,依賴別人,久而久之,覺得別人都在找你的別扭,隨時等著挑你的毛病,以至於仇視他人。
你也許聽說過那匹可憐的毛驢的故事:
一匹毛驢幸運地得到了兩堆草料,然而幸運卻毀了這可憐的家夥,它站在兩堆草料中間,猶豫著不知先吃哪一堆才好,就這樣,守著近在嘴邊的食物,這匹毛驢活活餓死了。世間最可憐的,是那些遇事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經常彷徨不可終目,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自己沒有主意,不能抉擇,依賴別人的人。這種主意不定,自信不堅的人,難於得到別人的信任。
有些人簡直是無可救藥的狐疑寡斷。他們不敢決定各種事件,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決定的結果究竟是好是壞,是吉是凶。
有些人本領不差,人格也好,但因為寡斷,他們的一生就給糟蹋了。
決斷敏捷的人,即使犯錯誤,也不要緊。因為他對事業的推動作用,總比那些膽小狐疑不敢冒險的人敏捷得多。站在河邊,呆著不動的人,永遠不會渡過河去。
假使你有寡斷的傾向或習慣,你應該立刻奮起擊敗這種惡魔,因為它足以破壞你各種進取的機會。在你決定某一件事情以前,你應該對各方麵情況有所了解,你應該運用全部的常識與理智,鄭重考慮,一經決定以後,就不要輕易反悔。
練習敏捷、堅毅的決斷,成為一種習慣,你會受益無窮。那時,你不但對自己有自信,而且也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主意不定,對於一個人品格的鍛煉,是致命的打擊。有這種弱點的人,從來不會是有毅力的人。這種弱點,可以破壞一個人對自己的信賴,可以破壞他的判斷力,並有害於他的精神能力。
要成就事業,必須學會成竹在胸,使你的正確決斷,堅定、穩固得像山嶽一樣。情感意氣的波浪不能震蕩它,別人的反對意見以及種種外界的侵襲,都不能打動它。敏捷、堅毅、決斷的力量,是一切力量中的力量。假使你一生沒有養成敏捷堅毅的決斷的能力,那你的一生,將如一葉漂蕩海中的孤舟。你的生命之舟,將永遠漂泊,永遠不能靠岸。你的生命之舟,將時時刻刻,都在暴風猛浪的襲擊中。
決心的價值取決於下定決心所需的勇氣,奠下文明根基的重大決策,往往要背負著生死存亡的風險,才作得成最後的決定。
林肯決心發表其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賦予美國黑人自由。在發表之初,林肯完全了解,此舉將使得成千上萬原先支持他的朋友和政界人士轉而反對他。
蘇格拉底寧可喝下毒藥,也不願意調整個人信念,正是憑借勇氣所下的決心。此舉使時代推進了100年,賦予當時的人那時還未有的思想自由權和發言自由權。
你在搜尋方法竅門的時候,不要去找奇跡,因為奇跡是你找不到的,你隻會找到永恒的自然法則。有勇氣信心運用這些法則的人,都可以尋獲這些定理定律。這些法則可以帶給一個國家自由,也可用以累積財富。
能迅速下達堅定決心的人知所取舍,取得所需也往往如探囊取物。各社會階層、各行各業的領袖下起決心來,都既堅定又迅速。惟其如此,他們才會成為領導人。一個人往往在年紀還輕的時候,就養成了遲疑不決的習慣。一路從小學、中學,甚至到大學,缺乏確切目標的惡習已漸積重難返。
拿不定主意的習慣會跟著在校的學生走入他日後選擇的職業裏,那是說,如果他終於真的選定了入那一行的話。一般而言,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會去找謀得到的任何一份差事做,因為他已習慣於遲疑不決。如今有98%的人之所以做工薪階級的工作,是因為他們缺乏謀劃明確職務的堅定決心,也缺乏選擇雇主的知識。
拿定主意始終需要勇氣,有時需要的勇氣極大。有時甚至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下了注。下定決心要爭取到一份工作的人不會在這樣的抉擇裏賭上性命;要求人生付出所求代價時,也不必卯上自己的生命;下的賭注是個人經濟上的自由。
不再拖延
拖延的主要原因是恐懼,恐懼失敗、恐懼痛苦……所以一定要克服恐懼而采取行動。消除恐懼就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恐懼是什麼。
不停地嚐試,直到成功。像小孩子學習走路,從不停止嚐試,直到學會,而永遠不放棄。下定決心,從不放棄。
知道和明確目標後,要加快行動力的最有效果的方法是:與其自己慢慢摸索,不如效仿成功的前人。
很多人知道應該如何成功,但不願意行動,原因是知識隻是潛在的力量,要貫徹執行效仿成功的前人經驗才能成為自己的力量。
而在行動中,往往會被各種瑣事“絆住”,要發展出自己的變通能力。不向“不能”妥協。要迎接挫折,才能成功,要學會在挫折創造出激昂的士氣。尋求新的解答,隻要一直去找,就會找出一個答案來,要負責任地貫徹到底。
拖延等於死亡
你打算什麼時候實現夢想呢?你在等什麼?還有什麼沒準備好?你在等待別人的幫助還是等待時機成熟?最消磨意誌、摧毀創造力的事情,莫過於擁有夢想而不開始行動。
年輕人最容易染上的可怕習慣,就是遇事明明已經計劃好、考慮過、甚至已經做出決定了,卻仍然畏首畏尾、瞻前顧後、不敢采取行動。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不敢決斷,終於陷入失敗的境地。
很多人喜歡訂計劃,在周密、工整的計劃中獲得部分滿足。但是如果不能將計劃變為行動,在若幹年後看到這張紙隻會感到深深的失落,尤其是,當同時起步的朋友已經實現了夢想的時候。
成功者都能理解這句格言:“拖延等於死亡。”
“整個事情成功的秘訣在於,”阿莫斯·勞倫斯說,“形成立即行動的好習慣,才會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而另一些人的習慣是一直拖延,直到時代超越了他們,結果就被甩到後麵去了。”
成千上萬的人都擁有雄心壯誌,為什麼很多人沒有如願以償,甚至在溫飽線上掙紮?其中大多數人一直在拖延行動。並不是不想行動,隻是想過一段時間再開始,這樣一晃就是一生。
經常聽人說:“我知道今天該做這件事,但是今天我情緒不好、狀態不好、條件不好、這樣那樣不好,這件事肯定做不好,還是以後再說吧。”於是他開始拖延。他把該做的事放在一邊,去做那些比較容易、比較有趣的事。
這件事也許比較乏味、比較難,但是,一件事值不值得做,不在於它能帶來多少樂趣,而在於它對人格發展、自我完善的作用。
其實他隻需要強迫自己做一次,就能找到行動的感覺了。一件看起來很難的事情,有時候隻需要幾分鍾就可以開個頭,就能讓他進入行動的狀態、踏上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但是他拖延了一輩子也沒付出這幾分鍾。
對他來說,行動為什麼這麼難?因為行動就意味著要承擔一係列的責任,他下意識地懼怕承擔責任。
不要害怕承擔責任,要立下決心,你一定可以承擔任何正常職業生涯中的責任,你一定可以比前人完成得更出色。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眼前的責任、等待“時機成熟”。在需要承擔重大責任的時候,應該馬上承擔它,此時此刻就是成熟的時機。如果不習慣這樣做,即使將來的條件比現在更好,我們也不敢肯定時機是否成熟。這樣,就什麼事也做不了。
造船廠有一種力量強大的機器,能夠把一些破爛的鋼鐵毫不費力地壓成堅固的鋼板。善於行動的人就像這種機器一樣,異常堅定,隻要決心去做,任何複雜困難的問題都無法阻止他們。
一個目標明確、胸有成竹、充滿自信的人,絕不會把自己的計劃拿出來與別人反複討論,除非他遇到了比他見識高得多、比他能力強得多的人。他有主見,迫切需要行動。不會在徘徊觀望中浪費時間,也不會在挫折麵前氣餒。隻要做出了行動的決定,就勇往直前。
讓猶豫在行動中化解
天下凡成大事者,大抵均離不開如下三要素:想幹,你若根本不想幹,那誰也沒有辦法;能幹,想幹隻是一廂情願,沒有能力也枉然;敢幹,有能力還得有行動的勇氣,否則也隻能“名落孫山”。道理很是簡單,但透悟者卻不多。
一位智商一流、執有大學文憑的翩翩才子決心“下海”做生意。
有朋友建議他炒股票,他豪情衝天,但去辦股東卡時,他又猶豫道“炒股有風險啊,等等看。”
又有朋友建議他到夜校兼職講課,他很有興趣,但快到上課了,他又猶豫了:“講一堂課,才20塊錢,沒有什麼意思。”
他很有天分,卻一直在猶豫中度過。兩三年了,一直沒有“下”過海,碌碌無為。
一天,這位“猶豫先生”到鄉間探親,路過一片蘋果園,望見滿眼都是長勢茁壯的蘋果樹。禁不住感歎道:“上帝賜予了一塊多麼肥沃的土地啊!”種樹人一聽,對他說:“那你就來看看上帝怎樣在這裏耕耘吧。”
看了下麵的故事,你就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果斷地做出決定是多麼重要。
美國拉沙葉大學的一位業務員前去拜訪西部一小鎮上的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想把一個“銷售及商業管理”課程介紹給這位房地產商人。
這位業務員到達房地產經紀人的辦公室時,發現他正在一架古老的打字機上打著一封信。這位業務員自我介紹一番,然後介紹他所推銷的這個課程。
那位房地產商人顯然聽得津津有味。然而,聽完之後,卻遲遲不表示意見。
這位業務員隻好單刀直入了:“你想參加這個課程,不是嗎?”這位房地產商人以一種無精打采的聲音回答說:“呀,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想參加。”他說的倒是實話,因為像他這樣難以迅速做出決定的人有數百萬之多。
這位對人性有透徹認識的業務員,這時候站起來,準備離開。但接著他采用了一種多少有點兒刺激的戰術。下麵這段話使房地產商人大吃一驚。
“我決定向你說一些你不喜歡聽的話,但這些話可能對你很有幫助。
“先看看你工作的辦公室,地板髒得可怕,牆壁上全是灰塵。你現在所使用的打字機看來好像是大洪水時代諾亞先生在方舟上所用過的。你的衣服又髒又破,你臉上的胡子也未刮幹淨,你的眼光告訴我你已經被打敗了。
“在我的想像中,在你家裏,你太太和你的孩子穿得也不好,也許吃得也不好。你的太太一直忠實地跟著你,但你的成就並不如她當初所希望的。
“在你們結婚時,她本以為你將來會有很大的成就。
“請記住,我現在並不是向一位準備進入我們學校的學生講話,即使你用現金預繳學費,我也不會接受。因為,如果我接受了,你將不會擁有去完成它的進取心,而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學生當中有人失敗。
“現在,我告訴你你為何失敗。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出一項決定的能力。
“在你的一生中,你一直養成一種習慣:逃避責任,無法做出決定。結果到了今天,即使你想做什麼,也無法辦得到了。
“如果你告訴我,你想參加這個課程,或者你不想參加這個課程,那麼,我會同情你,因為我知道,你是因為沒錢才如此猶豫不決。但結果你說什麼呢?你承認你並不知道你究竟參加或不參加。你已養成逃避責任的習慣,無法對影響到你生活的所有事情做出明確的決定。”
這位房地產商人呆坐在椅子上,下巴往後縮,他的眼睛因驚訝而膨脹,但他並不想對這些尖刻的指控進行反駁。這時,這位業務員說了聲再見,走了出去,隨手把房門關上。但又再度把門打開,走了回來,帶著微笑在那位吃驚的房產商人麵前坐下來,說:“我的批評也許傷害了你,但我倒是希望能夠觸怒你。現在讓我以男人對男人的態度告訴你,我認為你很有智慧,而且我確信你有能力,但你不幸養成了一種令你失敗的習慣。但你可以再度站起來。我可以扶你一把——隻要你願意原諒我剛才所說過的那些話。
“你並不屬於這個小鎮。這個地方不適合從事房地產生意。你趕快替自己找套新衣服,即使向人借錢也要去買來,然後跟我到聖路易市去。我將介紹一個房地產商人和你認識,他可以給你一些賺大錢的機會,同時還可以教你有關這一行業的注意事項,你以後投資時可以運用。
“你願意跟我來嗎?”那位房地產商人竟然抱頭哭泣起來。最後,他努力地站了起來,和這位業務員握握手,感謝他的好意,並說他願意接受他的勸告,但要以自己的方式去進行。他要了一張空白報名表,簽字報名參加《推銷與商業管理》課程,並且湊了一些一毛、五分的硬幣,先交了頭一期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