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1981年采用抽屜式管理的企業為50%,在1985年為75%,而在1999年上升到95%以上。泰國在1998年采用抽屜式管理的企業在90%以上。
——《華盛頓郵報》
顧名思義,抽屜,即辦公桌上的抽屜。抽屜式管理法是一種通俗形象的管理術語,在現代化管理中,也叫做“職務分析”。
抽屜式管理的主要含義就是,在每個管理人員辦公桌的抽屜裏,都有一個明確的職務工作規範。它包括兩個方麵的含義:第一,對每個人所從事的職、責、權、利四個方麵進行明確的規定,做到四者統一;第二,明確每個人所從事的管理和主要專業業務,分工協作關係,橫向縱向聯合事宜,以及上下左右的對口單位等,達到理順企業管理關係的目的。
抽屜式管理是近幾年世界上最為流行的一種新的管理方法。它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兩個方麵:
——業務科室的職務分析,即職能權限範圍業務科室的職責權限範圍分析,應根據企業的總體目標、生產經營指標,以及專業對口的要求和協作關係進行層層分解、逐級落實、明確規定。
——管理人員的職務分析,即職務說明或職務規範管理人員的能力分析要根據管理層次的不同分別進行,它的關鍵是處理好集權與分權的關係。比如,在一家大型煤礦企業,副礦長要對礦長負責,副總工程師應對總工程師負責,科員要對科長負責,科長要對對口礦長負責等。
企業在施行抽屜式管理方法時,首先要組織一個由各個部門結成的職務分析小組,並對職務分析小組進行短期培訓,以掌握抽屜式管理的概念和內涵;其次,企業應圍繞企業的總體目標、生產經營指標,根據業務對口,編製業務科室職責權限範圍;再次,企業應分層次進行管理人員分析,按職、責、權、利四者的統一,製定管理人員職務說明或職務規範。最後,企業需製定必要的考核、獎懲製度,與職務分析法配套執行。
現在在一些商業企業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職責不清、分工不明、權力與責任相分離等問題,造成辦事拖拉疲遝、工作效率低等狀況。它們表現在:
——科、室、組分工不明確,一些事情誰都不管,一些事情誰都插手管,造成相互扯皮,嚴重地影響工作效率;——企業內部橫向聯係比較差,協調能力比較弱,使執行任務者隻能是四方請示,八方彙報,大大地延長了工作流程,造成公文旅行和文山會海現象;——企業用人多少缺乏一個客觀標準,有定編,無定員,編員脫節。企業要進行戰略管理,就必須明確企業內部各個崗位的主要職責及各個職務之間的分工與協作關係,它能大大地提高企業戰略管理的科學性、係統性、有效性。抽屜式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一般用於職務分析。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抽屜式管理在現代企業戰略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采用抽屜式管理的公司也越來越普遍,人們認為抽屜式管理是21世紀初現代化管理發展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