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2 / 2)

羅力素一時之間也是胸中激蕩不已,忽然間豪氣衝天,把剛才徐諾還他的信封塞在徐更生手裏,道:“大叔您說得太好了,太對了,現在的醫療世界還他媽的真的太不是人。我張全今天可算真明白了,你看這,這些本來都是罪惡的錢,可是經你這麼一感化,今天它也要用到正當的地方去。定國叔叔不是在醫院住著嗎,這些就是他的醫療費了。”

徐更生非常高興:“好,好,知錯能改就是好同誌,孔子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好,好,你們都是好孩子。諾兒,快起來吧。”

徐諾跪了許久,猛地還站不起來,徐雲笑和沈厲二人左右架著才把她扶起來了。

羅力素突然想起來說詹書記這會兒恐怕還在等著呢,得趕緊過去才是。

徐諾乍一起來,兩個膝蓋又疼右麻,坐在床沿,根本動彈不得。徐雲笑在一邊替她捏拿按摩,一邊埋怨父親:“爸也真是的,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就讓姐姐跪了一個晚上,你再怎麼把姐姐當男孩子看,姐姐她也是個女的啊。要是兩個腿跪壞了,看你怎麼向媽媽交代。”

羅力素聽徐諾竟然一跪就是一個晚上,心下悚然。

徐諾想起如此重罰,畢竟女孩子心性,也是心中黯然,不由得濕了眼眶。

徐更生正在興頭上,對女兒的傷心一無所知,笑道:“不就是個書記嗎,怕什麼,咱們的祖先連皇帝老子都不怕。”

徐雲笑好奇道:“真的?是怎麼個情況,爸您說來給我們聽聽。”

徐更生自豪地道:“說起來,咱們的祖爺爺可是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那皇帝聽到他的名字都發抖呢。”

“哦?”此言一出,不僅徐雲笑,就是羅力素和沈厲也被勾起了好奇心,都要聽個明白。

說起得意事,徐更生滔滔不絕:“咱們的祖爺爺姓徐,單名一個誦字,祖籍在山東巨野縣,自小聰穎,愛好讀書,過目不忘,尤奉孔孟之道。隻可惜當時明朝腐敗不堪,皇親國戚強奪豪取,貪官汙吏敲詐勒索,廣大人民貧困難忍。奸臣當道,報國無門,咱祖爺爺無奈之下,遂聚眾在徐家莊起義,建元大乘興盛,號稱‘中興福烈帝’,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殺死武舉王朝俊,生擒訓導劉維賢,滕縣知縣姬文允等堂自殺,一時之間,朝野震驚,明朝將領無不聞風喪膽啊。人民既是久經壓迫,無不雲集響應、嬴糧而景從啊。”

徐雲笑聽到開心處咯咯而笑:“原來咱們的祖先爺爺如此風光,怎麼先沒有聽爸爸說起。”

徐更生歎了一口氣:“唉,隻可惜……當時朝廷派幾十萬大軍鎮壓,由於起義軍兵力分散,寡不敵眾,堅守數月後城破,當時部分精銳部隊從滕縣突圍,轉入鄆城,整軍以圖再舉,但不幸被團團圍困,血戰數日,全部壯烈犧牲。幾千義軍的屍體被埋在飛集村南的一個大坑內,巨墳如山啊。”說到此處,老人語聲已噎,渾濁的淚珠從蒼老的臉上滾落。

眾人亦是唏噓不已。徐諾對此典故雖是熟諳已久,今日聽來,仍是感歎良多,覺得自己渺小和卑微,慚愧萬分。

徐雲笑問道:“既然是全部犧牲,咱們怎麼又活下來了呢?”

徐更生道:“祖先爺爺起義之時,知道此一起義,必是凶多吉少,不成功,便成仁。故此將徐家不能殺敵之婦孺托付老管家,老管家跟隨祖先爺爺既久,深明大義,忠心耿耿,一見軍事不利,便舉家遷徙,往南而下,輾轉便來到了稻花村。見此處群山圍繞,有山有水,便安居下來,直到如今。”

這一番話,雖然與徐諾所知道的正史有所不同,可是徐諾倒也不好反駁。希望自己的祖先是個有來曆的厲害人物,似乎也是情理之中吧。

徐雲笑恍然大悟,既為自己的祖先驕傲自豪,卻也不免為當時逃戰南下的祖宗感到遺憾。

羅力素豎起大拇指,豪氣衝天地道:“原來徐家的祖先竟是個不懼皇權的大英雄,真是失敬失敬。既然如此,這個區區書記,讓他去好了,怕他作甚。”

徐更生甚為高興,拍著羅力素的肩膀道:“好小子,竟與我這麼投緣。真是人不可貌相,好,酒逢知己千杯少,咱們去喝一杯。”

羅力素忽然換了一副口氣,央求道:“左右也是沒事,不如徐主任還是去醫院一趟吧,不然詹書記等急了。”

徐更生哈哈大笑:“好,好,閻王好騙,小鬼難纏,既這麼的。諾兒,你就去吧。”

徐諾輕輕一笑,紙做的膽撐不大,羅力素你再豪氣也就是羅力素,現在雙腿恢複得也差不多了,去就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