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國,因舉國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國。國內一片安居樂業,現任國王段思平乃一帶明君,深受大理民眾尊敬。
蒼山,由十九座山峰由北向南組成,位於大理國境內,巍峨雄壯,其峰自北而南依次為:雲弄、滄浪、五台、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
相傳上古時期有一大妖為禍大理國,瘟疫流行,有兩位仙人,與那大妖血戰於雪人峰,最後將其封印與雪人峰之巔,其中一人為其不再霍亂人間,自願化為雪神,永鎮蒼山。後世為感念其公德在雪山峰上修建雪神廟,每日香火不斷。
雪神廟分為前殿和後殿,前殿是普通廟宇,供奉諸天神佛,供凡俗之人禮拜。後殿確是不同,期內隻供奉一尊雕像,其雕像不知是何年雕刻,雖久經歲月洗禮,但卻不見歲月之滄桑,雕像上卻是一個冰清如玉的女子,眉眼之間英氣十足,仿若不是一個雕像,而是一個仙氣十足的女子,隨時都要破碎淩霄升天而去一般,可見當年雕刻之人技藝之精湛。
蒼山之中各峰都有一宗派,相傳最早的時候是蒼山派主修佛門典籍,之後由於理念不合,分裂而出,形成現在的蒼山十九派,各自門派的武功雖都由佛宗武藝延伸而來,但如今確是大不相同,十九個門派規模都不算太大,其中以滄浪峰的滄浪派最大,期內後天武者不計其數,先天以上更是十多人,在整個大理國境內都是有數的大派。
此時的蒼山,漫天大雪飄落,銀裝素裹,雪人峰雪山廟後殿之中,一名十二三歲的小沙彌正在拿著掃帚打掃院落中的積雪,小沙彌五官清秀,身材在同齡人中絕對算不上高大,甚至還有點矮小。
“妙心,怎不去讀經反而還在掃積雪。”一名二十多歲的和尚緩步走到小沙彌的身邊緩緩開口道:“現在正在下雪,你怕是掃不完的。”
聽見聲音,小沙彌抬起頭看了一眼眼前的和尚,立刻拱手一禮,隨即說道:“弟子拜見恒德師叔,弟子今日佛經已經禮完,見院落中積雪較大,卻不想雪越下越大,弟子若不掃,豈不是前功盡棄,所以隻得冒雪打掃。”
恒德和尚聽見此言深深的看了妙心小沙彌一眼,隨即也不開口,緩步離開了院落之中。見得恒德離去,妙心繼續打掃院子裏的積雪。小沙彌妙心是十多年前永善大師在蒼山中雪人峰臨近應樂峰的山溪隱仙溪之中撿到的,永善大師本就是一得道高僧,雖修為平平,但卻佛心平穩,見到繈褓中的妙心自然帶回了雪神廟中,賜名妙心。
卻不曾想,這孩子隨著慢慢的長大,別說修行天賦了,就連正常的為人處事都是呆呆愣愣,永善大師仔細診斷之後發現這孩子竟然從小缺少靈智,似乎魂魄不全一般,雖然不算癡傻,但也是比較愚笨的。
此時的雪人山卻是迎來了一批不素之客,隻見二三十人全部身穿黑衣,騎著快馬,一路從蒼山腳下直上雪神廟。
隻見這幾個黑衣人各各氣息強大,竟然是清一色先天級別高手,在這大理國中可不多見。
黑衣人中頭前一人,氣宇軒昂,氣息更是凝而不散,可見更是強大無比,可眉眼之間確是讓人感覺一片陰邪。
半刻鍾時間沒到,這群黑衣人就已經到達雪神廟門前,眾騎在前殿門前稍作整頓,便是馬都不下竟然直接橫穿前殿進入後殿之中,雪山廟前殿中的弟子一呆,立刻奔入主持所在前去稟報。
隻見這群黑衣人徑直來到了後殿的院落中,隨即翻身下馬,見一小沙彌此刻拿著掃帚正呆呆的看著他們,黑衣人首領皺眉環顧了一眼四周,見小沙彌呆愣的樣子揮手便是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