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彌漫的氣息足以讓人聞到一股甜香,細細微風撩起幾根發絲,耳邊隱隱聽到有人說著什麼。我緩緩睜開朦朧睡眼。“天呐,這是哪兒?我肯定是又做夢了。”
我呆滯的看著一名男子。他頭裹黑巾,上著褐衫,下穿漫襠,腰係一周,腳蹬麻鞋。“這是哪來的女子,為何如此打扮?”“這定不是我大唐人物啊!”“大唐?對啊,這不正是我魂牽夢繞的大唐嗎?”“姑娘,姑娘?”我被一陣晃動喚醒,“我這是在大唐嗎?”“哈哈,哈哈~~~”圍觀者們轟然大笑,“這可不是我大唐國度?!”“姑娘,想來你不是我大唐子民,從哪裏來?”一直都被自己驕傲的姓氏陪伴,被這遺棄的聲音激憤,“我姓李!”我豪氣的甩出一句。“我知道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後媚娘。知道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還有功臣房玄齡,大將魏征。還知道~~~”我恨不得把我學過的曆史,看過的唐劇統統抖摟出來,可是黔驢技窮。“此女非凡人,既知我大唐開過元勳,又深知我唐都宮廷史記,聽說西方吐蕃入駐我唐,也未必不可能啊。”我轉向這位頗有幾分見識的老者。他上穿長袖,外加短袖,腳蹬布靴,似與他人並無異樣。“吐蕃?那不是文成公主下嫁的地方嗎?”我望向這位老者。“文成公主遠在深宮,向來就美貌才智無雙,前來求親的使者數不勝數。近來遠在天國的吐蕃王子也趁勢求得美人。隻可惜,太宗並未如願所陪啊。”“是啊,早就聽說,我皇頻頻出難題給吐蕃使臣,好在吐蕃總能化險為夷,機智應戰。”“誰說不是,那麼好的女子,跑那麼遠又貧的地方,熟知是福是禍?”大家突然被我這個話題,越延越深。
如此看來,這是文成尚未出嫁的時期,或許正是貞觀年間。我轉而對這些有幾分政治思維的男人們說出了“預言”。“文成公主會下嫁吐蕃。太宗會陪嫁很多嫁妝,尤其是一座釋迦牟尼佛像。可是文成公主這一路,要行三年之久。”他們聽著我“預測”未來,讚歎和質疑紛紛顯露在臉上。“我通得天象”,他們終於鬆下戒備之心。那位老者繼續說道,“我聽說吐蕃入宮,求婚數次,這位女子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啊,天算固然有道啊!”大家紛紛點頭示意。“姑娘,你一個人在京城太危險,剛聽的你一席話,料你也未必是受約束的。雖我大唐開放繁榮,亦是禮教國度,你這番打扮和言語定要把握好尺寸,方才不亂啊!”老者,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也頻頻點頭致謝。匆匆離去。
沿著一條古道,我進入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境地。天空如此藍徹、雲朵如此潔白、河水如此清冽,到處都彌漫著鳥語花香。天呐,這真的是在夢裏嗎?明天醒來,我見不到這裏肯定會傷心欲絕。對,我要拍下來。這樣我就沒有遺憾了。我掏出隨身帶的小相機,“哢嚓、哢嚓”擺出各種姿勢,自嗨起來。我想,像我這個不喜歡攜帶手機卻迷戀數碼相機的現代異類總歸碰上大用處了。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稀。陽春不得早,萬德生光輝。”咦,奇怪。哪來的詩人,好個耳熟的詩句。我不會又碰見大唐詩人了吧。是李白?我禁不住陷入粉絲般的激動。可是,可是,我該怎麼搭訕,怎麼交流?李白的詩我也背不了幾個啊!又被自己唬住了。不管了,看看也是財富哪,等我醒來,我可以告訴大家,我還與李白對詩了哪。想著就誤入一座矮小的茅草屋外。屋外長滿青翠嫩綠的小草,屋後靠著一條流水淙淙的小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隻見一位頭戴巾,足蹬靴,上著合領對襟大袖衣,下穿寬肥長裙的年輕男子自吟道。我被這並不華麗卻彰顯氣質的形象折服了。“這位貴人,哪裏來,去往何處?”被這一問,恍惚不知如何作答。“想必您是外族而來吧?”“嗯嗯”我終於應了一聲。天呐,一位詩人竟然和我聊天,何等的榮幸啊!我故作鎮定,“哦,您好,適才聞得仁兄吟誦,特來瞧瞧。”“仁兄?哦,你好。古人雲‘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想必你也是滿腹經綸的奇女子。”我忍俊不禁,“我非聖賢,何來經綸?”他被我這一句逗樂了。我自忖道,是我語不搭調還是他笑點低。“既來之,可否與在下共飲一壺清茶?”喝茶?看來不是李白。不過也肯定不是一般人,正好趕上口渴,“那就來上一壺”。我笑言。